《锦缠头/浣溪沙 其七》

时间: 2025-02-04 15:38:34

旧说山阴禊事休。

漫书茧纸叙清游。

吴门千载更风流。

绕郭烟花连茂苑,满船丝竹载凉州。

一标争胜锦缠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缠头/浣溪沙 其七
作者: 贺铸 〔宋代〕

旧说山阴禊事休。
漫书茧纸叙清游。
吴门千载更风流。
绕郭烟花连茂苑,
满船丝竹载凉州。
一标争胜锦缠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山阴的清明节活动已停止。随意在茧纸上写下游玩的情景。吴门一带,千年间依然风流倜傥。环绕郭城的烟花与茂苑相连,满船的丝竹乐器载着凉州的音乐。最后一句则是说明在这场景中,争奇斗艳的锦缠头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注释:

字词注释

  • 禊事:古代清明节的活动,洗浴、游玩等。
  • 茧纸:用来包裹丝绸的纸,象征着细腻的书写。
  • 吴门:指的是江苏吴江一带,以文化和风流著称。
  • 凉州:古地名,指的是甘肃一带,常与音乐、歌舞联系在一起。
  • 锦缠头:一种美丽的头饰,在诗中象征着美丽与欢乐的场景。

典故解析

  • 山阴:指的是一个风景名胜,常常与清明节活动联系在一起。
  • 丝竹:古代乐器的统称,常用来指代音乐和欢乐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承天,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曾任官职,生活在江南地区。因其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及人情风貌,尤其擅长用词生动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锦缠头/浣溪沙 其七》创作于贺铸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文化繁荣,诗人与当时的风流人物交往频繁,常以游玩和唱和为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春日游玩的回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山阴的清明活动,表明游玩的欢乐与宁静。诗中对吴门的提及,显现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推崇与对人文环境的珍视。接下来的景象描绘,烟花与茂苑相连,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欢乐的节庆之中。最后一句的“锦缠头”则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华丽的句号,象征着这一切美好景象的顶点。整首诗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展现了贺铸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说山阴禊事休:表明过去的清明节活动已结束,带有一丝惆怅。
  2. 漫书茧纸叙清游:随意在纸上书写游玩的回忆,显示出对往昔的怀念。
  3. 吴门千载更风流:吴门地区历经千年仍旧风流,这里提到的风流不仅指人的风采,也指文化的传承。
  4. 绕郭烟花连茂苑:描绘了环绕城郭的烟花与繁茂的园林,展现出春日的热闹。
  5. 满船丝竹载凉州:满载乐曲的船只,展现出音乐的欢快与热烈。
  6. 一标争胜锦缠头:最后强调在这美好的场景中,美丽的头饰显得格外突出,引人瞩目。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烟花连茂苑,丝竹载凉州”,展现了诗的对称美。
  • 比喻:将美好的场景与锦缠头相结合,象征着欢乐与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游玩的回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阴:象征着自然与宁静的空间。
  • 吴门:代表着文化与风流的历史。
  • 烟花与茂苑:象征春日的活力与欢愉。
  • 丝竹:象征音乐与欢乐的气氛。
  • 锦缠头:象征美丽与华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阴”指的是哪个节日的活动?

    • A. 中秋节
    • B. 清明节
    • C. 端午节
  2. “吴门千载更风流”中“风流”主要指什么?

    • A. 经济繁荣
    • B. 文化传承
    • C. 自然风景
  3. 诗中提到的“锦缠头”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与欢乐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贺铸的《锦缠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贺铸更注重春日的欢快场景,而苏轼则更多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时光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包含多位宋代词人的作品,适合了解宋代词风。
  • 《贺铸集》:专门研究贺铸的诗词及其风格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