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德循古意二首之一》

时间: 2025-01-27 03:28:26

驾犁岂知耕,布谷不入田。

大农坐官府,百吏饱穷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钱德循古意二首之一
作者: 贺铸

驾犁岂知耕,布谷不入田。
大农坐官府,百吏饱穷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犁耙在田间耕作时,难以理解耕作的艰辛;布谷鸟叫声并未传入田间。大农坐在官府之中,百官在这一年中都已过得丰衣足食。

注释

字词注释

  • 驾犁:驾驭犁具,指耕作。
  • 布谷:布谷鸟,春天鸣叫的鸟。
  • 大农:指富裕的农民或掌握权力的农民。
  • 坐官府:在官府中做官,享受权利和财富。
  • 百吏:众多的官员。
  • 饱穷年:经历了丰衣足食的一年。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农事和官吏的对比,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与官员之间的矛盾,也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106-1160),字方回,号“云樵”,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风典雅而清新,常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时事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生活艰辛,而官员却安逸享乐。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诗歌鉴赏

诗中通过“驾犁”和“布谷”的意象,展现了农民在耕作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诗的开头“驾犁岂知耕”用疑问的形式,突显出耕作的艰难,犁具虽然在田间“驾”动,但它并不知道背后付出的辛苦与汗水。接着提到“布谷不入田”,则暗示了自然界的声音未能传入农田,反映了农民与自然、社会的隔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坐官府”的大农与“饱穷年”的百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农象征着那些掌握权力的人,而百吏则是指那些依赖于权力而生活的官吏。这样的对比,不仅揭示了官僚体系的腐败,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批评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有力,语言朴实却蕴含深意,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驾犁岂知耕:驾驭着犁具的农民,难以理解耕作的辛苦。
  • 布谷不入田:布谷鸟的鸣叫并未传入田间,暗示农民与自然的隔绝。
  • 大农坐官府:富裕的农民在官府中享受权力。
  • 百吏饱穷年:众多官吏在这一年中过得丰衣足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大农”和“百吏”的对比,突显社会的两极分化。
  • 拟人:将犁和布谷鸟拟人化,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贺铸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强调了农民在艰苦耕作中的无奈与无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驾犁:象征耕作与农民的辛勤。
  • 布谷:自然的声音,象征希望与生机,却与农民的生活无关。
  • 大农:代表富裕的农民,反映社会的权力结构。
  • 百吏:象征腐败的官僚体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贺铸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布谷”指的是哪种鸟?
    A. 麻雀
    B. 布谷鸟
    C. 燕子
    D. 鹰

  3. 诗中“大农坐官府”的含义是?
    A. 农民在田间劳作
    B. 农民在官府享受
    C. 官员在田间
    D. 农民与布谷鸟共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贺铸的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有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但贺铸更侧重于对官僚体制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的困境与自然的无情。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但均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贺铸的生平与作品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