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吴秀才
范仲淹
万户侯家几叶孙,弟兄红旆独乌巾。
携琴又入庐山去,谁信朱门有逸人。
白话文翻译:
赠送给吴秀才的诗中提到:在那些权贵家庭中,有多少子孙在繁华喧嚣中追逐名利,而你却独自披着乌巾,身处于清幽之地。你携琴而去,前往庐山,谁会相信在朱门之内还有隐逸的人呢?
注释:
- 万户侯家:指的是显赫的权贵家庭,象征富贵与权力。
- 几叶孙:这里的“叶”指的是世代的传承,意指这些家庭的子孙后代。
- 弟兄红旆:红旆,指的是军旗,暗示着军事荣耀与权势。
- 乌巾:古代士人所戴的黑色巾帕,象征着清白与隐逸的生活。
- 携琴:携带乐器,这里引申为追求雅趣与闲适的生活。
- 庐山:著名的山脉,常被视为隐逸之地。
- 朱门:指的是权贵之家,象征着富贵与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岳阳楼记的作者,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诗词风格以豪放、清新著称,强调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范仲淹与吴秀才的交往中,表达了作者对吴秀才的赞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权贵生活的批判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赠吴秀才》是一首表现隐逸思想的诗作,通过对比权贵家庭的繁华与隐士生活的清静,展现了范仲淹对社会名利的思考与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万户侯家几叶孙”以疑问的语气引入,瞬间引起读者对权势的关注,接着转向“弟兄红旆独乌巾”,鲜明对比了权贵子孙的热闹与吴秀才的孤独。此处的“乌巾”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体现了对清白与独立的执着。
接着,诗人提到吴秀才“携琴又入庐山去”,描绘了他向往自然、追求雅趣的心态,庐山不仅是隐逸的象征,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谁信朱门有逸人”,则是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与反思,表现出对当时士人追名逐利现象的不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范仲淹的高洁志向和对吴秀才的深切关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户侯家几叶孙:权贵之家有多少代的子孙,暗示权力与财富的传承。
- 弟兄红旆独乌巾:对比权贵的繁华与隐士的清白,强调对比。
- 携琴又入庐山去:表达吴秀才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向往隐逸生活。
- 谁信朱门有逸人:质疑权贵之家是否真的有隐士,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权贵与隐士的对比,突出诗人对名利的批判。
- 象征:乌巾象征隐逸生活,红旆象征权势。
- 反问:最后一句为反问,增强诗句的力度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隐逸与名利为主题,反映了作者对追求清静、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批判了社会上追名逐利的风气,体现了士人的理想与责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户侯家:象征权贵与富裕。
- 乌巾:象征隐逸与清白。
- 庐山:象征自然与隐逸的理想之地。
- 琴:象征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弟兄红旆”指的是什么?
A. 军事荣耀
B. 书香门第
C. 商业富豪
D. 平民百姓 -
“携琴又入庐山去”中提到的庐山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纷争
C. 隐逸生活
D. 富贵 -
诗中提到的“朱门”是指哪个方面的象征?
A. 文人
B. 权贵之家
C. 农民
D. 士人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隐逸与自然的结合。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庐山的美景与隐士生活。
诗词对比:
- 《赠吴秀才》与《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探讨隐逸生活,但前者侧重于对名利的批判,后者则更强调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范仲淹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