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铃索无声讼牒稀,
雨余四野竞扶犁。
小亭独坐心无事,
满地绿阴山鸟啼。
白话文翻译:
铃铛声沉寂,诉讼文书稀少,
雨后田野间,农夫们争相耕作。
我独自坐在小亭中,心中无事,
四周绿荫满地,山鸟在欢快地鸣啼。
注释:
- 铃索:指用来悬挂铃铛的绳索,这里象征着往日的喧嚣与纷争。
- 讼牒:法律上的文书,表示诉讼,暗示社会的纷争。
- 扶犁:指的是耕作,农夫们开始春耕。
- 心无事:表示内心的宁静,没有烦恼。
- 绿阴:指树木的阴凉,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山鸟啼:山中鸟儿的鸣叫,带来生机与活力。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的宁静与社会的纷争形成对比,反映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农耕复兴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宁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照。诗的开头提到“铃索无声讼牒稀”,将读者带入一个少有争吵与诉讼的宁静场景,暗示社会的安宁与和谐。接下来的“雨余四野竞扶犁”则描绘了雨后田野的生机,农夫们在辛勤耕作,体现了劳动的美好与重要性。
“小亭独坐心无事”一句,表现了诗人享受独处时光的闲适与安宁,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静谧感。同时,“满地绿阴山鸟啼”则以丰富的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绿荫与鸟鸣不仅使环境更加宜人,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纷扰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闲适情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铃索无声讼牒稀:描写宁静的环境,暗示社会和谐,少有争斗。
- 雨余四野竞扶犁:描绘雨后农田生机勃勃,农民忙于耕作,彰显了生活的希望。
- 小亭独坐心无事:诗人独自坐在亭子中,心中无事,展现宁静安逸的心境。
- 满地绿阴山鸟啼:四周绿荫覆盖,山间鸟儿鸣叫,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对比,前者体现宁静,后者则展现生机。
- 意象:绿阴、鸟啼等意象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体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反映了对社会纷扰的批判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铃索:象征社会的喧嚣与纷争。
- 扶犁:象征勤劳与希望。
- 绿阴:象征宁静舒适的自然环境。
- 山鸟:象征生命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词语与“铃索”最相关?
- A. 诉讼
- B. 宁静
- C. 风声
-
诗中“雨余四野竞扶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农民的辛勤
- B. 社会的纷争
- C. 诗人的孤独
-
“满地绿阴山鸟啼”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灰暗的天空
- B. 生机勃勃的自然
- C. 忧伤的情感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杜甫《春望》:描写社会动荡与个人感受的对比,与曾协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八大家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