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德庄右司赴江东漕八首》

时间: 2025-02-04 15:31:51

饱学兼内外,超然悟空无。

是身任东西,乾坤一蘧庐。

目前谩纷纭,一致总万殊。

良欲行世间,不效山泽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赵德庄右司赴江东漕八首
饱学兼内外,超然悟空无。
是身任东西,乾坤一蘧庐。
目前谩纷纭,一致总万殊。
良欲行世间,不效山泽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赵德庄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他学识渊博,内外兼修,对世事有着超然的理解。他的精神境界如同空无的状态,似乎超出了世俗的纷扰。身处于天地之间,他的心境如同一间简单的草屋,清净而自在。面对眼前的纷繁复杂,众人意见不一,但归根结底都只是万千差别。作者希望在世间有所作为,但不愿像山林中的隐者那样消沉无为。


注释:

  • 饱学:学识渊博。
  • 超然:超越尘世的烦恼。
  • 悟空无:领悟到一种空灵的状态。
  • 蘧庐:指简陋的草屋,象征简单的生活。
  • 谩纷纭:形容纷繁复杂。
  • 一致总万殊:虽然人们意见不同,但本质上都存在共同点。
  • 山泽癯:指隐居于山林的人,形容消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著名诗人,以才华横溢和作品多样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常常反映出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送别友人之作,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世事的思考。江东漕运是当时重要的经济活动,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诗人对生活的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与超然的心境。开头两句“饱学兼内外,超然悟空无”点明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强调了其博学与智慧。接下来的“是身任东西,乾坤一蘧庐”则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广阔,尽管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却如同一间简陋的草屋,反映出一种对物质世界的淡泊。

从“目前谩纷纭,一致总万殊”可看出,世间的纷杂无法阻挡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他关注社会的多元,能够在复杂的观点中寻找共通的本质。最后一句“良欲行世间,不效山泽癯”则表明了诗人的志向,虽然他有志于有所作为,却不愿像隐士那样消沉在世外。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饱学兼内外:形容朋友知识广博,内外兼修。
  2. 超然悟空无:表现其对世俗的超然理解。
  3. 是身任东西:指他在世间的活动。
  4. 乾坤一蘧庐:内心简单宁静,不受外物影响。
  5. 目前谩纷纭:面对复杂的现实。
  6. 一致总万殊:尽管众说纷纭,仍能找到共同点。
  7. 良欲行世间:有志于在世间有所作为。
  8. 不效山泽癯:不愿像隐士那样消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宁静比作“蘧庐”。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知识的尊重、对世事的观察,以及对友人的深切祝愿,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饱学:象征智慧与知识。
  • 空无:代表一种超然的心境。
  • 蘧庐:象征朴素的生活与内心的宁静。
  • 山泽:隐士生活的象征,代表消沉与逃避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饱学”是什么意思?

    • A. 贫困
    • B. 学识渊博
    • C. 避世
  2. “乾坤一蘧庐”中的“蘧庐”指的是什么?

    • A. 豪宅
    • B. 简陋的草屋
    • C. 山林
  3. 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什么情感?

    • A. 祝福
    • B. 失落
    • C. 嫉妒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by 李白:同样是送别之作,表达了友谊的深厚。

诗词对比

  • 曾协与李白的送别诗都体现出对友人的祝福,但李白更多地表现出豪放的情感,而曾协则更趋向于理性的思考与哲理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帮助理解该时期的诗风。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古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脉络,适合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