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寄谢济公、材翁联骑来访,进退格》

时间: 2025-01-10 23:07:18

封胡连璧雨中来,目送皈鞍怅独回。

隐几读书寒入骨,开门落雪皓平阶。

急寻火阁温双手,自唤儿郎共一杯。

念汝野梅官柳路,地炉松叶买茅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封胡连璧雨中来,目送皈鞍怅独回。
隐几读书寒入骨,开门落雪皓平阶。
急寻火阁温双手,自唤儿郎共一杯。
念汝野梅官柳路,地炉松叶买茅柴。

白话文翻译:

在雨中,胡连璧骑马前来,我目送他骑马离去,心里感到一阵惆怅。
我在书桌前静静读书,寒冷透入骨髓;打开门,看到白雪纷飞,覆盖了平坦的台阶。
我急忙去寻找火炉,暖和双手;自言自语唤来小儿子,共同喝一杯。
我想念你在野外梅花和官柳的路上,地炉上松树的叶子正好可以用来买茅柴。

注释:

  • 封胡连璧:胡连璧是一个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皈鞍:回去骑马的意思。
  • 隐几:隐几是指书桌,这里表示作者在桌子前读书。
  • 寒入骨:形容寒冷的程度非常深。
  • 落雪皓平阶:形容雪落在平坦的台阶上,洁白如雪。
  • 火阁:指火炉。
  • 儿郎:指儿子。
  • 念汝:思念你。
  • 野梅:野外的梅花。
  • 官柳:可能指沿街种植的柳树。
  • 地炉:指放在地上的炉子。
  • 茅柴:茅草和柴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见长,注重生活细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雪后,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寒冷冬季的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温暖而又孤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温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寒冷的冬季中渴望温暖的心理。首句“封胡连璧雨中来”开篇即引入了友人的身影,表现出一种亲切的情感,但随即“目送皈鞍怅独回”则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惆怅,形成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描绘“隐几读书寒入骨”,不仅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寒冷,也以“寒入骨”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深化了诗中情感的层次。

在环境描写上,诗中“开门落雪皓平阶”画面生动,雪的皎洁与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冬日的清冷气息。紧接着,“急寻火阁温双手”,表现了诗人对于温暖的迫切渴望,体现了人对温暖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将思念的情感进一步深化,既有对友人生活的想念,也隐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柔软与温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封胡连璧雨中来:引入朋友胡连璧的身影,雨中来访突出友情的珍贵。
  2. 目送皈鞍怅独回:目送朋友离去,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3. 隐几读书寒入骨:在书桌前读书,寒冷深入骨髓,表现了冬季的寒冷。
  4. 开门落雪皓平阶:打开门看到白雪覆盖的台阶,描绘了雪后的景象。
  5. 急寻火阁温双手:急切寻找火炉以温暖双手,体现温暖的渴望。
  6. 自唤儿郎共一杯:呼唤儿子共享温暖,象征家庭的温情。
  7. 念汝野梅官柳路:思念友人相聚的地方,展现对友谊的珍视。
  8. 地炉松叶买茅柴: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的依赖。

修辞手法:

  • 对比:寒冷与温暖的对比,突出诗人的情感。
  • 意象:雪、火阁、儿郎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雪后的孤独与温暖,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与生活细节的关注,展现了在寒冷中对温暖的渴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意象分析:

  • :象征寒冷与孤独,同时也代表着纯洁。
  • 火阁:象征温暖与安全,体现了人们对温暖的渴望。
  • 梅花与柳树:代表自然之美,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朋友是谁?

    • A. 材翁
    • B. 胡连璧
    • C. 济公
    • D. 杨万里
  2. 诗人在雪后做了什么?

    • A. 读书
    • B. 游玩
    • C. 写诗
    • D. 钓鱼
  3. 诗中提到的“急寻火阁温双手”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惆怅
    • B. 温暖
    • C. 喜悦
    • D. 愤怒

答案:

  1. B. 胡连璧
  2. A. 读书
  3. B. 温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安石《梅花》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同样描写了梅花与寒冷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坚韧的精神。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现了孤独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思念,风格上与杨万里的情感表达相似,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