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汪又村柳暗花明又一村图》
时间: 2025-02-04 16:15:43意思解释
摸鱼儿 汪又村柳暗花明又一村图
作者:赵庆熹 〔清代〕
原文展示:
一程程山山水水,人家都在深处。
弯环不辨羊肠径,只觉树阴无数。
香似雾。问四面楼台,多少春鹦鹉。
相逢俊侣。正潭水桃花,踏歌声里,满地落红雨。
仙源好,见说蓝桥有路,胡麻饭熟如许。
马蹄催送佂轮急,可是软红尘土。
君记取,记步步移时,便入长安去。
此中小住。笑图书寻来,绛云青琐,还似婿乡否。
白话文翻译:
一路走来,山水重重,人家的居所都在深山深处。
小路弯弯曲曲,难以辨认,只能感受到树荫的无数。
香气如同雾般弥漫。我问四面楼台,春天里有多少鹦鹉飞舞?
遇见了志趣相投的朋友。正当潭水映照桃花,踏歌而行,满地都是落下的花瓣。
仙境真好,听说蓝桥有路,胡麻饭也香气扑鼻。
马蹄催促着车轮急速前行,然而却是泥土的柔软。
请你记住,记住每一步的时间变换,便能进入长安。
在此小住片刻。欢笑着寻求书本,绛云青琐,是否还像故乡一样?
注释:
- 羊肠径:指小路,因蜿蜒曲折如羊肠而得名。
- 香似雾:香气如同雾气一样弥散开来。
- 春鹦鹉:春天的鹦鹉,象征生机和美好的春日。
- 落红雨:落花如雨,形容桃花纷纷落下的景象。
- 蓝桥:指古代著名的桥梁,象征通往美好境地的道路。
- 胡麻饭:一种美味的食物,象征丰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作品风格以清新洒脱、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山水风光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柔和的笔触描绘出山水的美丽与人情的温暖,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者通过“山山水水”的描绘,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场景,树荫、桃花、鹦鹉等意象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恬静的美感。诗中的“踏歌声里,满地落红雨”,更是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浪漫,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同时,诗中提到的“马蹄催送佂轮急”,则是对生活节奏的思考,尽管外在世界匆忙,但诗人仍希望在这浮华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最后的“此中小住”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程程山山水水,人家都在深处。”: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山水相间的画面,隐喻人家藏身于自然之中。
- “弯环不辨羊肠径,只觉树阴无数。”:小路曲折难辨,只有树荫映入眼帘,表现出一种迷失的感觉。
- “香似雾。”:香气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问四面楼台,多少春鹦鹉。”:以问句引出对春天的期待,蕴含生机。
- “相逢俊侣。”:与志同道合的友人相遇,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 “正潭水桃花,踏歌声里,满地落红雨。”:桃花与歌声相结合,展现春天的活力。
- “仙源好,见说蓝桥有路,胡麻饭熟如许。”:对美好境地的向往与期待。
- “马蹄催送佂轮急,可是软红尘土。”:生活的急促与柔和的土壤形成对比。
- “君记取,记步步移时,便入长安去。”:提醒对方珍惜每一步,寻找长安之路。
- “此中小住。”:在此片刻小住,表达一种对生活的领悟。
- “笑图书寻来,绛云青琐,还似婿乡否。”:寻求知识与家乡的联系,营造出思乡的氛围。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香似雾”)、拟人(“踏歌声里”)、对仗等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与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节奏的思考,蕴含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山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桃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浪漫。
- 树阴:象征庇护与安宁。
- 鹦鹉:象征春天的活力。
- 蓝桥:象征通往理想之地的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赵庆熹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羊肠径”指的是什么?
- A. 宽阔的道路
- B. 曲折的小路
- C. 高山
- D. 河流
-
诗中提到的“蓝桥”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理想的道路
- C. 家乡
- D. 自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更注重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