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扬州》
时间: 2025-01-27 04:32: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扬州
笑风流少年杜牧,如今双鬓成雪。
来寻豆蔻梢头梦,二十四桥明月。
人事别。把故国兴亡,欲问无人说。
淮云万叠。但雨外疏钟,烟中断角,到晓共呜咽。
芜城外,几树西风落叶。
销磨多少豪杰。平山堂上朝中措,天载妙音几绝。
歌一阕。怪水部梅花怪我心如铁。
才情未竭。待跨鹤重来,缠腰半解,一奏玉笙彻。
白话文翻译:
笑风流的少年杜牧,如今已是白发苍苍。
我来寻找那豆蔻梢头的梦,二十四桥下的明月。
人事已别,故国的兴亡想问却无人回答。
淮水云雾缭绕,但在雨中听那稀疏的钟声,烟雾中断续的笛声,直到天明都在呜咽。
在芜城之外,几棵树在西风中落叶飘零。
曾经磨灭了多少的豪杰。平山堂上那副朝中措,天上有几绝的妙音。
我唱一阕歌。怪水部梅花怨我心如铁。
我的才情尚未耗尽。待我骑鹤重来,缠腰半解,奏起那玉笙的声音。
注释:
- 风流:指潇洒、放荡不羁的风度。
- 豆蔻:指豆蔻花,象征青春美好。
- 二十四桥:指扬州的二十四座桥,形容月色之美。
- 淮云:指淮河的云雾。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芜城:指扬州。
- 朝中措:一种词牌名。
- 水部梅花:指《水部》一词,梅花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存,字子翰,元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多变,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吴存对故乡扬州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摸鱼儿·扬州》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词作。开篇以杜牧为引,展现了诗人对风流少年的回忆,如今双鬓成雪,暗示岁月的无情与流逝。通过“豆蔻梢头梦”和“二十四桥明月”,词人传达出对青春的向往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下来的“人事别”句,流露出对故国兴亡的无奈与渴望,感叹历史的变迁,表达出一种无言的失落感。接着,描绘了细腻而生动的自然景象,雨中疏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孤独的情绪。
而“几树西风落叶”则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凄凉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英雄豪杰的感怀。最后几句通过“待跨鹤重来”,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尽管心中苦闷,但才情未竭,仍希望能再次展现自我。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希冀,极具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笑风流少年杜牧:提及杜牧,象征风流倜傥的才子。
- 如今双鬓成雪:暗指岁月的流逝。
- 来寻豆蔻梢头梦:追寻青春的梦。
- 二十四桥明月:描绘了美丽的夜景,代表过去的美好。
- 人事别: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别离。
- 把故国兴亡,欲问无人说:对历史的思考与无奈。
- 淮云万叠:描绘自然景色,增添了诗的意境。
- 几树西风落叶:秋风中落叶,象征时光与人生的无常。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心如铁”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执着。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 豆蔻:象征青春与美好。
- 明月:象征思乡与团圆。
- 西风落叶: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词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词中提到的“二十四桥”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扬州
- C. 南京
- D. 杭州
-
诗中提到的“豆蔻”象征什么?
- A. 老年
- B. 青春
- C. 财富
- D. 忧伤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月亮的思念与孤独。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吴存《摸鱼儿·扬州》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有对往事的追忆,但吴存更侧重于历史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研究》:对元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进行深入探讨。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古代诗词的背景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