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夏闰枝翁有乡举重逢之庆赋此为颂》
时间: 2025-01-26 06:20: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夏闰枝翁有乡举重逢之庆赋此为颂
作者: 梁启勋 〔清代〕
先生杖屦雍容,绸缪对影清如鹄。
皇城斗大,门庭多暇,尚留松菊。
回首当年,春风词笔,谩惊流俗。
笑忘怀甲子,心头重上,空枨触,伤时目。
季野才华谁似,断零编知应盈屋。
抱残守阙,钩沉芟蔓,自怜珠玉。
斜日园林,含商嚼徵,休观暮局。
念离巢故燕,馀情未减,且熏香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重逢的喜悦。诗人用“杖屦雍容”形象地描绘了朋友的风度,仿佛与清晰的影子相对,像那白鹄般清雅。在皇城之中,门庭阔大,依然留存着松树和菊花的清雅气息。回首往年,春风中的词笔曾令流俗惊艳,而今已是笑谈忘怀,心中重温却又感伤时光流逝。如今的季节,才华横溢的人又有谁呢?或许只能在断零残编中寻找那份盈满的喜悦。抱残守缺,钩沉挖蔓,倒也自怜如珠如玉。在斜阳下的园林中,虽有商音徵乐,却也不想再观望那暮色渐浓的局面。思念离去的燕子,余情未减,便且点燃香火,悠然读书。
注释
- 杖屦:指拄着手杖,穿着鞋子,形容老者的仪态。
- 雍容:形容态度从容、优雅。
- 绸缪:指细致、精巧的装束。
- 清如鹄:比喻人的形象清晰、优雅。
- 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与持久的美好。
- 谩惊流俗:意指用诗词让流行的风俗惊动。
- 甲子:指六十年,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悠久。
- 空枨触:形容虚空的惆怅与对往昔的触景生情。
- 抱残守阙:比喻对过去的守念与不舍。
- 斜日园林:描绘夕阳下的园林景象,寓意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勋,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散文,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他的风格典雅,常用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该诗是在与老朋友重逢之际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朋友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带来的感伤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水龙吟》不仅是对重逢的庆祝,更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开篇即以“先生杖屦雍容”描绘出朋友的优雅形象,配合“绸缪对影清如鹄”,既突显出朋友的风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几句则引入了对过去的回忆,诗人通过“春风词笔,谩惊流俗”,表达了对往昔才华横溢的自豪感,同时也带来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特别是“笑忘怀甲子”,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
在季节的更替中,诗人感到“才华谁似”的无奈,似乎在感叹今人的才华难以与往昔相比,随之而来的“抱残守阙”,更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最后,诗人在斜阳的园林中,虽然有商音徵乐,却不再去关注渐暗的暮色,体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淡然的态度。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时光的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杖屦雍容:描绘老友的从容与雅致。
- 绸缪对影清如鹄:强调朋友的清雅形象,仿佛白鹄般高洁。
- 皇城斗大,门庭多暇,尚留松菊:描绘富丽堂皇的场景,仍留有自然的气息。
- 回首当年,春风词笔,谩惊流俗:回忆过去的辉煌,诗词惊动了世俗。
- 笑忘怀甲子,心头重上:时光流逝,往事如烟,但心中仍有感怀。
- 空枨触,伤时目:对逝去时间的惆怅与无奈。
- 季野才华谁似:感叹当今才华难以与昔日相比。
- 断零编知应盈屋:在残缺的记忆中寻找那份曾经的充盈。
- 抱残守阙,自怜珠玉:对过往美好的珍惜与不舍。
- 斜日园林,含商嚼徵:夕阳与音乐交融,呈现出宁静的氛围。
- 休观暮局:不再关注渐暗的时局。
- 念离巢故燕:怀念离去的故人,情感依旧。
- 馀情未减,且熏香读:余情未了,选择沉浸于书香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友比作“清如鹄”,增强了形象的鲜明性。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 象征: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离巢的燕子象征故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表现出一种淡然与从容的生活态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菊:象征高洁与持久的美好。
- 杖屦:代表老年、智慧与稳重。
- 园林:典雅的环境,象征宁静与自然。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 燕子:象征故人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杖屦”指的是: A. 青年人
B. 老年人
C. 儿童
D. 壮年人 -
诗中提到的“松菊”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高洁
C. 常青
D. 繁荣 -
“斜日园林”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晨曦
B. 黄昏
C. 正午
D. 深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贺新郎》李清照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梁启勋的《水龙吟》更注重对友谊与时光的感悟,而李白则侧重于对乡愁的表现。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更为个人化,后者则更为深远。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