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郎智子元使安南》
时间: 2025-01-24 23:02: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侍郎智子元使安南
桂林南去接交州,
椰叶槟榔暗驿楼。
使者持书行绝域,
侍郎鞭马照清秋。
元年诏下黄龙汉,
九译人归白鲤周。
便化文身作章甫,
归来陆贾说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侍郎智子元去安南的场景。诗人写道,桂林向南延伸,通往交州,椰子和槟榔的枝叶在驿站的楼阁中摇曳。使者手持诏书,走出边界,侍郎在清秋的阳光下策马而行。元年诏令颁布于黄龙山,九位翻译者返回白鲤洲。使者将文身化作章甫,归来时陆贾将会面谈旧事。
注释
- 桂林:地名,位于广西省,风景秀丽。
- 交州:古代地名,今越南北部地区。
- 椰叶槟榔:指南方特有的植物,常用作装饰和建筑材料。
- 使者:指前往安南的官员,负责传递书信。
- 侍郎:古代官职名,表示较高的官员。
- 黄龙汉:指元朝的汉族统治,象征着政治的正式开始。
- 九译人:可能指翻译人员,负责与外族沟通。
- 陆贾:指陆贾,古代商人,象征着商业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崱(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边疆风光和人文情怀,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与南方民族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送别使者来表达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送侍郎智子元使安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运用细腻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行场景。诗中通过桂林的美丽景色和使者的行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开头两句写桂林南去的旅程,既有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渗透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中间的描写使者持书、侍郎策马,展现出一种紧迫感与使命感,体现了对国家大事的重视。
后面的两句则引入了历史背景,提及元年诏令的颁布以及翻译者的归来,显示出这一行程的政治意义。最后两句通过化身和商业的隐喻,表达了希望与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黎崱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与对国家发展的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林南去接交州:描述出发的地点与目的地,反映出诗人对两地的地理认知。
- 椰叶槟榔暗驿楼:用自然景物渲染送别的氛围,同时传达出南方的异域风情。
- 使者持书行绝域:强调使者的使命,展现出边疆的辽阔与孤独。
- 侍郎鞭马照清秋:描绘侍郎的英姿,象征着清晰明亮的未来。
- 元年诏下黄龙汉:历史背景的引入,增强了诗的厚重感。
- 九译人归白鲤周:体现出文化交流的繁荣与重要性。
- 便化文身作章甫:通过文身象征文化的归来,暗示民族认同感。
- 归来陆贾说前:以陆贾象征商业与文化的交流,展现出希望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将人情与自然的景物相结合,如“椰叶槟榔”暗示南方的文化与风情。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更为流畅和谐,如“持书行绝域”与“鞭马照清秋”。
- 拟人:通过“照清秋”的描写,赋予侍郎一种生动的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国家大事与个人情感展开,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对历史使命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林:象征自然美景与文化根基。
- 椰叶槟榔:代表南方文化的独特性,传达热带风情。
- 使者:象征着使命与责任,体现出历史的重要性。
- 侍郎:象征着官员的职责与人文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目的地是?
- A. 桂林
- B. 交州
- C. 白鲤洲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译人”是指_____。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多为北方的风光。(对/错)
答案
- B
- 翻译人员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赠卫八处士》(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侍郎智子元使安南》均为送别诗,但前者更多体现个人情感,而后者则强调历史与使命感的结合。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送别诗的历史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