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怀彰宪侯》

时间: 2025-01-11 05:08:33

久废登临不赋诗,却来重看菊花枝。

犹思马上西门哭,不记螯边左手持。

双鬓岂堪频换色,一樽当及未衰时。

纷纷蜂蝶知春事,明月秋风好付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九怀彰宪侯
作者: 黎崱 〔元代〕

久废登临不赋诗,却来重看菊花枝。
犹思马上西门哭,不记螯边左手持。
双鬓岂堪频换色,一樽当及未衰时。
纷纷蜂蝶知春事,明月秋风好付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怀念与感伤。诗人已经很久没有登高吟咏,今天却再次来到这里,欣赏菊花的枝头。回想起曾经在马背上为西门的死而悲哭,但却忘记了在河边用左手持螯的情景。双鬓白发频频变换,难以承受岁月的侵蚀,饮酒时应趁着年轻未衰的时光。纷纷飞舞的蜂蝶似乎知道春天的到来,而明月与秋风又该归属于谁呢?


注释:

  • 久废:长久以来没有。
  • 登临:登高、临风,指登高吟咏。
  • 菊花枝:菊花的枝头,重阳节常以菊花作庆祝。
  • 西门:可能是指历史人物或朋友,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
  • 螯边:指河边,螯为螃蟹的钳子。
  • 双鬓:指两侧的鬓发,象征衰老。
  • :酒樽。
  • 纷纷:形容蜂蝶飞舞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崱,元代诗人,生活在元朝时期。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常常结合个人经历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重九怀彰宪侯》写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诗人在这个节日感怀往事,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重九怀彰宪侯》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作,通过重阳节的菊花,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开头诗人提到“久废登临不赋诗”,直接表明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疏离感,而重阳节的到来唤起了他内心的情感。菊花在重阳节有着特殊的意义,象征着长寿与生命的延续。

接下来的“犹思马上西门哭”则引入了对逝者的追忆,诗人不禁思念曾经的悲痛时刻,这种怀念和伤感在诗中不断交织。诗人用“左手持”这一细节描绘出对那一刻的模糊记忆,似乎表达了对曾经的无奈与遗忘。

“双鬓岂堪频换色”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白发的逐渐增多让他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慨。这里的“一樽当及未衰时”则显现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提醒自己要把握青春,享受眼前的美好。

最后两句“纷纷蜂蝶知春事,明月秋风好付谁”,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既有对春天生机的向往,也有对秋天凋零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深思,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废登临不赋诗:长久不登高吟诗,暗示诗人心境的落寞。
  2. 却来重看菊花枝:重阳时节,再次观赏菊花,唤起对节日的感触。
  3. 犹思马上西门哭:回忆起曾为西门之死而悲泣的情景,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4. 不记螯边左手持:对往事的模糊记忆,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遗忘。
  5. 双鬓岂堪频换色:感慨岁月无情,白发增多。
  6. 一樽当及未衰时:应趁年轻饮酒,表达对生活的珍惜。
  7. 纷纷蜂蝶知春事:蜂蝶飞舞,象征春天的生机。
  8. 明月秋风好付谁:对明月与秋风的感慨,流露出孤独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蜂蝶”象征春天的生机。
  • 拟人:蜂蝶“知春事”,赋予自然生命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重阳节,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诗人在怀旧与感伤中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青春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长寿和高洁,重阳节的代表花卉。
  • 双鬓:象征老去与时间的流逝。
  • 蜂蝶: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活力。
  • 明月秋风:象征孤独和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用什么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
    A. 玫瑰
    B. 菊花
    C. 荷花

  2. 诗中提到的“西门”寓意是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逝去的朋友
    C. 自然的景象

  3. 诗人认为饮酒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A. 年轻时
    B. 老年时
    C. 春天时

答案:

  1. B. 菊花
  2. B. 逝去的朋友
  3. A. 年轻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诗作,表达对兄弟的思念。
  • 《登高》:杜甫的诗,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重阳怀彰宪侯》 vs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都围绕重阳节展开,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感伤与怀旧,而后者则体现出兄弟间的情谊与思念。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元代诗人研究》
  3.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