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宴》

时间: 2025-04-27 17:02:10

玉阶仙仗晓班催,日上彤章宝扇开。

雷动乾坤三祝寿,春生雨露九霞杯。

元年新记黄龙瑞,重译今传白雉来。

从此南荒深感德,不劳铜柱立崔嵬。

意思解释

侍宴

作者: 黎崱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玉阶仙仗晓班催,日上彤章宝扇开。
雷动乾坤三祝寿,春生雨露九霞杯。
元年新记黄龙瑞,重译今传白雉来。
从此南荒深感德,不劳铜柱立崔嵬。


白话文翻译:

晨曦中,玉阶上仙人乘坐的华贵马车急忙启程,日光照耀下,红色的宝扇徐徐打开。
雷声震动天地,三次祝愿长寿,春天带来了雨露,九朵霞光的酒杯在空中闪烁。
新元年记录了黄龙的吉祥,重译的经典传来白雉的故事。
自此南方的荒野深感恩德,不需要再立铜柱来标志荣耀。


注释:

  • 玉阶: 指高贵的台阶,象征皇宫。
  • 仙仗: 指神仙的马车。
  • 彤章: 红色的扇子,象征吉祥。
  • 雷动乾坤: 指雷声震动天地,象征着大事件的发生。
  • 九霞杯: 指象征吉祥的酒杯。
  • 元年新记: 指新元年所记录的吉祥景象。
  • 黄龙瑞: 黄龙是古代吉祥之象,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
  • 白雉来: 传说中的吉祥鸟,象征着福祉。
  • 南荒: 指南方偏远地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黎崱,元代诗人,字惟直,号寒山,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元代诗坛上有一定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的盛世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交融,诗人在宴会上以诗表达祝愿与喜庆,展示了对新年美好前景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侍宴》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表达了对新年的祝愿和对国家未来美好的期盼。诗的开头用“玉阶仙仗”展现了宴会的高贵与庄重,瞬间让人感受到那种神圣的氛围。接着“日上彤章宝扇开”不仅描绘了光明的日子,也象征着吉祥的来临,暗示着新年新气象。诗中“雷动乾坤三祝寿”则通过雷声的震撼,增强了场面的气氛,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

“春生雨露九霞杯”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九霞杯是美酒的象征,意味着人们在春天的聚会上共饮美酒,欢庆丰年。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元年新记黄龙瑞”,强调了新元年的吉祥,寓意着国运昌盛,民生富足。最后一句“从此南荒深感德”则展现了社会对国家恩德的感激,强调了社会和谐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句生动而富有表现力,传达出对新年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玉阶仙仗晓班催: 诗人描绘了高贵的宴会场景,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
    2. 日上彤章宝扇开: 赞美新年的阳光与吉祥,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3. 雷动乾坤三祝寿: 通过雷声的震动,强调长寿的祝愿。
    4. 春生雨露九霞杯: 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宴会的欢乐氛围。
    5. 元年新记黄龙瑞: 表达对新年吉祥的期盼。
    6. 重译今传白雉来: 传达吉祥故事,增添宴会的喜庆。
    7. 从此南荒深感德: 强调对国家恩德的感激与回馈。
    8. 不劳铜柱立崔嵬: 表达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雷动乾坤”与“春生雨露”,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 用“黄龙瑞”与“白雉来”象征吉祥,增添了文化内涵。
    • 排比: 如“玉阶仙仗”、“日上彤章”形成的排比,使得诗句更加整齐有力。
  •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庆祝新年,祝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待与祝福。


意象分析:

  • 玉阶: 象征高贵与权威。
  • 仙仗: 代表神秘与尊贵。
  • 雷声: 象征力量与祝福。
  • 雨露: 代表生机与希望。
  • 黄龙瑞: 代表国家的吉祥与安宁。
  • 白雉: 代表福祉与祥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阶”象征什么?
    A. 高贵的地位
    B. 普通的阶梯
    C. 自然的景色

  2. “春生雨露九霞杯”中的“九霞杯”主要象征什么?
    A. 酒杯
    B. 祝福
    C. 贫穷

  3. 诗中的“黄龙瑞”是什么意思?
    A. 代表危险
    B. 代表吉祥
    C. 代表死亡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侍宴》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侍宴》则展现了社会的繁荣与祝愿。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