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时间: 2025-01-23 18:42:30

久绝白云信,愁心如水长。

蛩鸣万户月,鸦步一溪霜。

不识红尘险,安知皓首狂。

捣衣中夜望,今古事寻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绝白云信,愁心如水长。
蛩鸣万户月,鸦步一溪霜。
不识红尘险,安知皓首狂。
捣衣中夜望,今古事寻常。

白话文翻译

长久没有白云的消息,心中愁苦如同漫长的流水。
夜里万户灯下,蟋蟀鸣叫,明月照耀着大地;
而乌鸦在溪边踱步,迎接清霜的降临。
不知世间的险恶,怎能理解白头之人内心的狂妄?
在捣衣的深夜中,遥望今古交汇,往事仿佛寻常。

注释

字词注释

  • 久绝:长久以来没有。
  • 白云信:指白云的消息,象征远方的联系。
  • 愁心如水长:愁苦的心情像流水一样绵绵不绝。
  • 蛩鸣:蟋蟀的鸣叫声。
  • 万户:形容万家灯火。
  • 皓首狂:白发苍苍的人,常指年老的人。
  • 捣衣:指夜里捣衣服,暗示孤独的工作。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红尘”是指世俗的纷扰与复杂,通常与人世间的烦恼相关。“皓首狂”则暗指老年人的狂妄与无知,反映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愤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藻,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可能在政治上有过经历。其诗风多关注内心情感与社会现实,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夜晚,环境寂静,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孤独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思考。开篇的“久绝白云信”,表达了与外界的隔绝,心中愁苦如水长流,仿佛永无止境。这种孤独感在自然的描写中愈发明显,夜里的蟋蟀鸣叫与明月照耀,形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但同时又给人一种无尽的忧伤。

接下来的“鸦步一溪霜”,描绘了秋冬的寒冷和夜晚的凄凉,乌鸦的行走似乎在映衬着生活的沉重与无奈。诗人反思人世间的险恶,表现出对生活的迷茫与困惑,这也是许多诗人共同的感受。

最后两句“捣衣中夜望,今古事寻常”则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平淡结合在一起,虽然感觉到无常,但在这一刻,过去与现在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生活依旧在继续,似乎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生活的本质是平淡而常态的。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刻的思考,又不失生活的真实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绝白云信:暗示与外界的联系已久断绝,内心孤独。
  • 愁心如水长:心中的愁苦仿佛滔滔流水,无法割舍。
  • 蛩鸣万户月:夜晚的明月下,万家灯火,蟋蟀的鸣叫增加了孤独的气氛。
  • 鸦步一溪霜:乌鸦在寒霜中行走,表现出秋冬的冷和生活的沉重。
  • 不识红尘险:对世间险恶的无知,体现在内心的迷茫。
  • 安知皓首狂:反思年长者的狂妄与无知,暗指生活的无奈与烦恼。
  • 捣衣中夜望:在夜里捣衣,静静地思考,回顾今古往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心比作长流水,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 对仗:如“蛩鸣万户月,鸦步一溪霜”,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蟋蟀的鸣叫与环境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世事的思考。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人世间的迷茫与无奈,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揭示了生活的常态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自由和与外界的联系。
  • 蛩鸣:代表了夜的寂静与孤独。
  • 鸦步:暗示生活的沉重与无奈。
  • :象征寒冷、凋零和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久绝白云信”意为: A. 远方的消息
    B. 久未见面
    C. 白云飞过
    D. 与外界断绝联系

  2. “鸦步一溪霜”中的“鸦”指的是: A. 乌鸦
    B. 喜鹊
    C. 燕子
    D. 麻雀

答案

  1. D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的孤独思乡之情相比,林藻的《夜》更注重对内心愁苦的深刻描绘;而王维的《鹿柴》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一种禅意的宁静,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