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
时间: 2024-09-19 21:1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
白居易 〔唐代〕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
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
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白话文翻译:
孤城被九条河流环绕,城高让人产生远思。
船上有一半的人烟,野外的水比土地多。
阳光穿透霞光直射,雁群在风中飞得迅速。
离开故国已经多久,江面上又迎来了第三个秋天。
夫君也沦落在此,我们在这里都如同漂泊者。
默默地向墙角倾诉内心的忧伤,心中的悲伤像被困的翅膀。
不如谋划眼前的事情,别再追问心中的苦闷。
浔阳的酒十分浓烈,大家劝我时常醉酒。
注释:
- 九派:指的是九条河流,形容水流环绕的景象。
- 孤城:指的是诗人所处的城池,表达孤独的感觉。
- 人烟:指人的踪迹或居住的地方。
- 野水多于地:形容江河泛滥,水多于陆地。
- 穿霞:指阳光透过云霞。
- 去国:离开了故乡,感到思乡之情。
- 飘寄:指漂泊无依,寄居他乡。
- 悯默:内心的忧伤与沉默。
- 浔阳:指浔阳江,是诗人所在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著称,常常关注民生,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值他被贬至江州(今江西九江),在此期间,他常常思念故乡以及与友人的情谊,表达了他的人生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和思乡情绪的诗作。诗中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往昔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孤独的环境,诗人被大自然的壮丽与孤独包围,惹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描写“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则表现了江边寂寥的景象,人与自然的对比,使得孤独感愈发突出。诗人在水边,看到的船上半是人烟,而大自然中的水却比土地多,象征着无尽的漂泊与孤立。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这句则直白地表达了离开故国的悠久时光,秋天的轮回又一次提醒了他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感慨人生苦短。接下来的“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二人都在异乡漂泊,增添了几分悲伤。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白居易借助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惦念,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孤城被九条河流环绕,城高引发对远方的思考。
- 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船上人迹稀少,野外水流泛滥,描绘了孤独的环境。
-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阳光穿透云霞直射,雁群在风中迅速飞行,表现了自然的活力。
-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离开故乡已有多久,江面再次迎来秋天,感慨时间流逝。
-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朋友也在此地漂泊,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
- 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默默感伤,心中如被困住的翅膀,象征内心的无奈与困境。
-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不如考虑眼前的事,不去追问内心的烦恼。
- 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浔阳的酒醇厚,劝彼此常常醉酒,以忘却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中将内心的困顿比作被困的翅膀。
- 对仗:如“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怀念,及在异乡的孤独感,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与隔离。
- 九派:表现自然的壮丽,及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人烟:代表人类的生存状态,与自然形成对比。
- 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九派”是指什么?
- A. 九条河流
- B. 九个山峰
- C. 九个城市
-
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是:
- A. 愤怒
- B. 同情
- C. 忘记
-
诗中提到的“浔阳酒甚浓”意味着什么?
- A. 酒很淡
- B. 酒很浓
- C. 没有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早秋晚望》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孤独感,但白居易更注重自然与心灵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加直接地表现对家庭的忧虑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