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阁》

时间: 2025-02-04 15:37:15

十月水西寺,兴穷还为留。

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

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

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月水西寺,兴穷还为留。
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
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
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

白话文翻译:

十月时节,在水西寺中,兴致已尽,仍然留恋不去。
雨天,净坊紧闭,虚阁中暗藏着秋意。
任凭霜打尽了树叶,身心却闲适如同水面上的鸥鸟。
心中不知何时伤感太白,五月时节仍在怀念貂裘。

注释:

  • 水西寺:指位于水西的一座寺庙,可能暗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
  • 兴穷:兴致消失,情绪低落。
  • 净坊:指清净的房间或处所。
  • 虚阁:空旷的阁楼,象征孤寂。
  • 妄尽:无谓的消耗,指叶子在霜中凋零。
  • 身闲:身心闲适。
  • 太白: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常被提及的文化象征。
  • 貂裘:指名贵的貂皮衣,象征奢华与富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疏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冬之交,诗人在寺庙中感受到季节的变换及内心的孤寂,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秋霜阁》是一首描绘秋冬季节情景的诗。首句通过描绘十月的水西寺,展现了诗人对景色的细腻观察。水西寺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交融,构成了一种深邃的孤独感。诗中“净坊深闭雨”不仅描写了自然的环境,也暗示了内心的封闭与孤寂。接下来的“虚阁暗藏秋”,则将诗的情绪推向高潮,暗示着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妄尽霜中叶”一句,诗人通过霜打叶子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而“身闲水上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闲适,尽管外在环境让人感到凄凉。最后两句提及李白与貂裘,既是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对生活奢华与艺术理想的渴望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处境的感伤。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十月水西寺:描绘了秋末冬初的环境,水西寺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
    • 兴穷还为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尽管兴致已尽。
    • 净坊深闭雨:雨天带来的封闭感,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虚阁暗藏秋:虚阁象征着内心的孤寂,暗藏的秋意令人感伤。
    • 妄尽霜中叶:霜打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身闲水上鸥:对比外界的萧瑟,表达内心的闲适。
    • 知几伤太白:提及李白,表达对其才华与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 五月念貂裘:怀念奢华生活,反映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2.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霜中落叶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身闲水上鸥”,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水、西寺、鸥等自然意象与诗人情感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3.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秋冬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宁静。诗的情感基调复杂,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流动与变迁,代表时间的无情。
  • :象征寒冷与凋零,代表生命的无常。
  • :象征自由与闲适,表现内心的宁静。
  • :象征精神寄托与孤独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白”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A

  2. “妄尽霜中叶”中的“妄”字意为:
    A. 妄想
    B. 无谓
    C. 妄为
    答案:B

  3. 诗中“身闲水上鸥”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诗人的孤独
    B. 诗人的闲适
    C. 诗人的忧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李弥逊的《秋霜阁》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但李弥逊的作品更强调秋冬的凄凉与孤独,而杜甫则更侧重于春天的希望与重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李弥逊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