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苦寒》
时间: 2025-01-26 03:29: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于八年十二月的第五天,雪花纷纷扬扬。村里的竹子和柏树都冻死了,更何况那些没有衣物的百姓呢?我回头看村庄,十户人家中有八九户都很贫困。北风像利剑一样刺骨,只有那薄薄的布絮也无法遮挡寒冷。只好点燃蒿草和荆棘的火,忧愁地坐着等到天明。由此我才知道,在这个严寒的冬天,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可我在这一天,草堂深锁着门,穿着褐色的衣裳,裹着厚重的被子,坐卧之间还有些温暖。幸好没有饥寒交迫,又不用在田地里辛苦劳作。想到那些贫困的人,我感到深深的惭愧,不禁问自己,我算是什么人呢?
注释:
-
诗中的生僻字词:
- 闾(lǘ):村庄。
- 蒿棘:指蒿草和荆棘,多为燃料。
- 褐裘:指褐色的外衣。
- 垄亩:指田地,耕作。
-
典故解析:
- “北风利如剑”:形容北风的刺骨寒冷,借用剑来形容其锐利。
- “八年”:指的是唐朝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这是诗的创作时间背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通俗易懂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唐朝元和年间,正值国家政治和经济动荡,社会上存在许多贫困和饥寒交迫的现象。白居易以自己的生活对比农民的困苦,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村居苦寒》是白居易晚期的一首写实诗,诗中通过描写严寒的冬日,表现了农村百姓在极端气候下的艰苦生活。诗的开头以“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引入,营造出寒冷的氛围。接着,作者通过“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进一步揭示农村的困境,表现出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悲惨。
诗中“北风利如剑”形象生动,直接传达了寒冷的刺骨感,而“唯烧蒿棘火”则展示了百姓在困境中自我安慰的无奈。全诗层层推进,情感愈加浓烈,展现了诗人对贫苦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至于后半部分,诗人自我反思,面对自己的生活条件,虽然相对富足,却又心生愧疚,表现出一种对社会不公的敏感和对人性良知的坚守。整首诗不仅是对农民困境的描绘,更是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情感上引人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时间和天气的描写,创造出严寒的场景。
-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暗示人们生活的困苦。
-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直接揭示村庄中大多数人家贫困的现状。
-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刺骨的寒风。
-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表现出人们在寒冷中无奈的等待。
-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总结出在严寒的年份,农民的生活尤为艰辛。
-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转向自身,反思自己的生活。
-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馀温”:描绘自己的温暖生活。
-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感叹自己没有饥寒交迫和耕作的烦恼。
-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自我反省,对比他人,产生愧疚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北风利如剑”,通过比喻增强了寒风的刺骨感。
- 对仗:如“十室八九贫”,工整的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如“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通过排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在于表现农村人民在寒冷冬季面临的艰难生活,反映了白居易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同时,通过自我反省,诗人传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思考与批判。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雪:象征着寒冷、困苦的自然环境。
- 竹、柏:象征着生命力的脆弱与无奈。
- 蒿棘火:象征着人们艰难求生的努力与希望。
- 草堂:代表诗人自身安逸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述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 A. 暖和
- B. 寒冷
- C. 多雨
-
诗人回顾村子时,发现几户人家是贫困的?
- A. 四户
- B. 十户八九
- C. 全部
-
诗中所提及的“北风”有什么样的形象?
- A. 温暖如春
- B. 利如剑
- C. 舒适宜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
- 白居易的《村居苦寒》侧重于个人的反思与同情,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更注重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忧虑。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但视角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