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
辛弃疾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
夜深犹道枕边声。
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
是中无有利和名。
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白话文翻译:
世间的事情总是不断减少,秋天的思绪已然清晰透彻。夜深时分,仍能听到枕边的细语。试问清溪的底部,为什么总是无法平静?月光照在忧愁的边缘,远处的鸡鸣声先响起。在这其中,却没有什么利益和名声。那为何山前黎明时分,仍有行人未曾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世事:指世间的事务,人生的变迁。
- 秋怀:秋天的情感,通常与思念、孤独相关。
- 道:这里是指“说”或“谈论”。
- 清溪:清澈的溪水,象征宁静与清澈的心境。
- 愁边:忧愁的边缘,形容心中愁苦的状态。
- 鸣:鸟叫,鸡鸣。
- 无有利和名:没有利益和声望,强调一种无所追求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和“鸡鸣”常常出现在古诗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醒悟。月光象征着清冷和孤独,而鸡鸣则象征着清晨的到来,暗示新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以爱国情怀和个人感受为主题。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深受时代影响,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南歌子》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对政治失望和内心孤独之际。此时他面对世事纷扰,感受到秋天的清冷与孤独,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南歌子》以其清幽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而著称。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内心情感的思索。开篇“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一句,简洁有力地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
接下来的“夜深犹道枕边声”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夜晚,伴随着细微的声响,显得格外孤独。诗人似乎在思考,清溪底为何不能平静,这种情绪的寄托在自然景象中显得尤为真实。月光映照在愁苦的边缘,鸡鸣声远远传来,这一切都在暗示着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索。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细腻,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映。辛弃疾通过对比和意象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这秋风萧瑟的夜晚,诗人的情感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表达了对世事变化的感慨和内心情感的清晰。
- 夜深犹道枕边声:夜晚的静谧中,伴随着微弱的声音,渗透出孤独感。
- 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质疑为何内心的烦恼与自然的宁静无法调和。
-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月光照在愁苦之上,鸡鸣声从远处传来,增加了时间的流动感。
- 是中无有利和名:强调生活的追求并不在于名与利。
- 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表达了对人生理想和方向的迷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月”比作忧愁的象征,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通过月、鸡、清溪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清冷的情感。
- 鸡鸣:代表新的开始和时间的流逝。
- 清溪: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秋怀”主要指什么?
- A. 秋天的气候
- B. 秋天的思绪
- C. 秋天的丰收
-
诗人为何质疑“清溪底事不能平”?
- A. 因为溪水流淌得快
- B. 因为内心的烦恼无法平息
- C. 因为外界的干扰
-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追求
- B. 视若无睹
- C. 随意而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南歌子》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都描绘了秋日的孤独情感,但辛弃疾更关注于对世事的感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思念与情愫。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文选》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