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拟秋岩》

时间: 2025-01-26 04:38:58

莫更凭高,阑珊草色天涯暮。

乱山无数,云意閒如许。

一叶扁舟,梦到寻诗处。

愁延伫,断鸿声苦,寂寞龙湫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更凭高,阑珊草色天涯暮。
乱山无数,云意閒如许。
一叶扁舟,梦到寻诗处。
愁延伫,断鸿声苦,寂寞龙湫雨。

白话文翻译:

不要再高处观望了,天边的草色在暮色中显得愈加黯淡。
无数的山峦在眼前,云层的意境闲适如同这样。
一叶小舟,梦中航行到寻觅诗句的地方。
愁苦延续,孤雁哀鸣声声苦涩,龙湫的雨水更显寂寞。

注释:

  • :不要。
  • 阑珊:形容草色稀疏,隐约可见。
  • 天涯:远方。
  • 乱山:形容山的数量众多且杂乱。
  • 云意:云的情态,意境。
  • 扁舟:小舟。
  • 愁延伫:愁苦的情绪延续不去。
  • 断鸿:孤雁,形容孤独。
  • 龙湫:指一种水流急的瀑布。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断鸿声苦”常与孤独、离别之情相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鹏运,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山水、情感为主题,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季,诗人游历于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孤独,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内心的忧伤。

诗歌鉴赏:

《点绛唇 拟秋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秋天特有的萧瑟与孤独。开篇以“莫更凭高”引入,表明诗人不希望再高处观望,反而希望沉浸在草色渐暗的天涯中,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留恋。接着,诗人描绘了“乱山无数”的景象,云意悠然,似乎在表达一种闲适的心境,但这种闲适中透出一丝无奈与惆怅。

“一叶扁舟”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孤独的漂泊,诗人梦到寻诗的地方,说明对创作的渴望和对灵感的追寻。而“愁延伫,断鸿声苦,寂寞龙湫雨”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孤雁的哀鸣与龙湫的雨水交织出一种深深的寂寞感和愁苦感,显示了自然与人心的共鸣。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诗意的向往,表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更凭高:不要再高处观望,传达出一种对高处的厌倦。
  2. 阑珊草色天涯暮:天边的草色在暮色中显得黯淡,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景色的凋零。
  3. 乱山无数,云意閒如许:无数的山峦,云层的意境显得悠闲,描绘出自然的广阔与闲适。
  4. 一叶扁舟,梦到寻诗处:小舟在梦中航行,象征着对诗歌的追求与向往。
  5. 愁延伫,断鸿声苦,寂寞龙湫雨:愁苦延续,孤雁哀鸣,雨水的寂寞加深了这种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处的观望比作一种厌倦。
  • 拟人:云意被赋予了“闲”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音韵和结构上都表现出和谐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的渴望,反映了一种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色: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 :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渺小。
  • 扁舟:象征着孤独的漂泊与对诗歌的追寻。
  • 鸿声:象征孤独与离别之情。
  • 龙湫雨:代表着自然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更凭高”中的“高”指代什么?

    • A. 高山
    • B. 高处
    • C. 高空
    • D. 高峰
  2. “一叶扁舟”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孤独
    • C. 欢乐
    • D.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断鸿声苦”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寂寞
    • C. 忧伤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登高》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对比王鹏运的《点绛唇 拟秋岩》和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均有对大自然的描绘和人生感慨,但王鹏运更偏向于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王鹏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