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秋山》

时间: 2025-01-11 08:06:18

遥天雨过乱山苍,千树高原叶尽黄。

惟有西风松柏里,白云深闭野僧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后秋山
作者: 王恭 〔明代〕

遥天雨过乱山苍,
千树高原叶尽黄。
惟有西风松柏里,
白云深闭野僧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秋天的山景。远处的天空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澈,群山苍翠而混乱,千树在高原上叶子已经凋落,变得金黄。唯有西风在松柏之间吹拂,白云深深地笼罩着野僧的住所。

注释:

字词注释:

  • 遥天:遥远的天空,形容雨过后的晴朗天空。
  • 乱山:山势起伏不平,给人一种苍茫之感。
  • 千树:形容树木众多。
  • 高原:指高而平坦的地带。
  • 惟有:只不过、只有。
  • 西风:秋天的风,常常带来寒意。
  • 松柏:常青树,象征坚韧和不屈。
  • 白云:象征宁静和空灵。
  • 野僧房:隐士的居所,通常指远离尘世的僧侣住所。

典故解析:

  • 松柏:在中国文化中,松柏常被视为坚韧、不屈的象征,代表着长寿和坚强。
  • 野僧:指隐士或修行者,常与自然和谐相处,代表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恭,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寓情于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雨后的山景给人以宁静和深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雨后秋山》是一首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诗。诗中描绘了雨后秋天的山景,展现出一种苍茫的美。首句“遥天雨过乱山苍”通过“遥天”与“乱山”的对比,刻画出开阔而又混乱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随后“千树高原叶尽黄”则通过对树木状态的描写,传达出秋天的萧瑟与凋零之感,形成对比的同时又引发读者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最后两句“惟有西风松柏里,白云深闭野僧房”则将诗意引向一种内省的境界,西风与松柏的意象相结合,暗示着坚韧与宁静,同时,白云笼罩下的野僧房则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仿佛在告诉人们在纷扰的世俗之外,依然有一片净土可以修身养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遥天雨过乱山苍:雨停后,远处的天空显得宁静而清新,山峦在雨水的洗礼下显得更加苍翠。
  • 千树高原叶尽黄:在高原上,成千上万的树木叶子已然凋落,展现了秋日的萧瑟。
  • 惟有西风松柏里:只有西风在松柏间轻轻吹拂,给人一种孤寂而坚韧的感觉。
  • 白云深闭野僧房:白云深深覆盖着隐士的茅屋,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意象:雨后、苍山、松柏、白云等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自然背景。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雨后山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洗净与新生。
  • :象征稳重与永恒。
  • 松柏:象征坚韧与长青。
  • 白云:象征宁静与超脱。
  • 野僧房:象征隐逸与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瑟与隐逸生活
    C. 夏日的繁盛
    D. 冬天的寒冷

  2. “惟有西风松柏里”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与坚韧
    C. 雨水
    D. 阳光

  3. 诗中提到的“白云深闭野僧房”体现了哪种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然物外的隐逸
    C. 享乐主义
    D. 繁忙喧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王恭的《雨后秋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强调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而后者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