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时间: 2025-01-22 21:31:07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

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作者:姜夔 〔宋代〕

雁怯重云不肯啼,
画船愁过石塘西。
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
小梅应长亚门枝,
一年灯火要人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大雁因浓重的云层而畏惧,不敢鸣叫,
画舫在石塘西边愁苦地驶过。
迎面而来的风浪凶恶,难以抵挡。
春天的水面渐渐泛起绿意,
小梅花应当在门前的枝头长得茂盛,
一年的灯火依然召唤着人们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1. :害怕、畏惧。
  2. 画船:指装饰华丽的船只。
  3. :忧愁、烦恼。
  4. 禁持:难以抵挡。
  5. 春浦:春天的水面,通常指江河湖泊的春季景象。
  6. 小梅:指梅花,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7. 灯火:灯光,象征着温暖与归家的召唤。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情感,传达出对春天和归家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晚号浣溪沙,是南宋著名的词人、画家及音乐家。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姜夔的作品多关注人生的感悟与哲理,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丙辰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归家的思念。开篇“雁怯重云不肯啼”将大雁的畏惧与重云的压迫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接着“画船愁过石塘西”,画船的美丽与路途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接下来的“打头风浪恶禁持”则呈现了自然的凶猛与人类的渺小,突显出诗人在旅途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而“春浦渐生迎棹绿”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似乎暗示着在困境中仍有美好的事物存在。最后一句“一年灯火要人归”将情感推向高潮,灯火象征着温暖的归宿,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整首词虽有愁苦,但在描写中又透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希望,展现了姜夔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怯重云不肯啼
    大雁因浓厚的云层而感到害怕,不敢鸣叫,表现出一种压抑的情绪。
  2. 画船愁过石塘西
    装饰华丽的船只在石塘西边忧愁地驶过,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旅程。
  3. 打头风浪恶禁持
    迎面的风浪凶恶,难以抵挡,表现了旅途的艰难与挑战。
  4. 春浦渐生迎棹绿
    春天的水面渐渐泛起绿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5. 小梅应长亚门枝
    小梅花应当在门前的枝头长得茂盛,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6. 一年灯火要人归
    一年中的灯火仍然召唤着人们回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如“雁怯”赋予了大雁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画船愁过”则通过对比渲染了旅途的愁苦与美丽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归家的思念,传达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大雁:象征着迁徙与归属。
  2. 画船:象征着美丽与孤独的旅程。
  3. 春浦: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4. 小梅: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温暖。
  5. 灯火:象征着归家的温暖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雁怯重云不肯啼”中,雁的状态是:
    A. 欢快
    B. 怯懦
    C. 忧愁

  2. 诗中“春浦渐生迎棹绿”的意思是:
    A. 春天来临,河流变绿
    B. 春天正在消逝
    C. 河水冰封

  3. 诗中提到的“灯火”象征着:
    A. 远方的希望
    B. 归家的召唤
    C. 灯光的美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夜喜雨》 - 杜甫
  2. 《渔家傲·秋思》 - 范仲淹

诗词对比

  • 姜夔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
    两首词都表现了对春天与归家的思念,但姜夔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词学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