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27 03:2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极天烽火倦登楼,
兵甲遥传控上游。
绝徼赵佗新属国,
雄藩刘表旧封侯。
湘潭浴马千营晓,
彭蠡吹笳万帐秋。
回首古来龙战地,
不堪江左荆州。
白话文翻译
在高空的烽火台上,看到战火已让人感到疲倦,远处的兵器声传来,似乎在控制着上游的局势。赵佗的新属国已经被切断,刘表的旧封地依然雄厚。清晨的湘潭,马在千营之中沐浴,彭蠡湖边,秋风中响起万帐的笳声。回首古代龙战的地方,令人不忍心看到江左的荆州。
注释
- 烽火:古代用以传递战争信息的信号,通常是点燃烽火。
- 兵甲:指军队和武器。
- 绝徼:指断绝了通往某地的道路。
- 赵佗:指三国时期的赵佗,他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 刘表:三国时期的荆州刺史,掌握荆州一带的政权。
- 湘潭:今湖南省的一个地名,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 彭蠡:即彭蠡湖,位于今湖北省,是一个美丽的湖泊。
- 龙战地:指历史上发生战争的地方,寓意战斗的惨烈和历史的沧桑。
- 江左荆州:指古代荆州地区,战乱频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昊,清代诗人,生于乱世,其作品多关注时事,反映社会动荡及个人对历史的思考。他的诗歌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作品风格独特,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
《杂感三首》是王昊对时局的感慨,特别是在经历了多次战乱后,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杂感三首 其三》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展现了战火纷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开头两句以“烽火倦登楼”引入,营造出一种战争带来的身心疲惫的氛围,烽火不仅是战争的象征,也象征着无尽的离愁和对故土的思念。接下来的“兵甲遥传控上游”,生动地描绘出战局的紧张与复杂,传递出一种无形的压力。
第三、四句提到赵佗和刘表,既是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权力更迭和国家命运的思索。湘潭和彭蠡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士兵在战斗中失去的生活乐趣,反映出战乱带来的悲惨景象,诗人用自然景物与战争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
最后两句回首古战场,尤其是对“江左荆州”的感慨,表达出对历史的无奈与对国家的忧虑。在历史的长河中,战斗所带来的只有伤痛与无法言说的悲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极天烽火倦登楼”:在高处的烽火台上,战火的景象让我感到疲倦。
- “兵甲遥传控上游”:远处的军队和武器声传来,似乎在控制着上游的局势。
- “绝徼赵佗新属国”:赵佗所建立的新属国已经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 “雄藩刘表旧封侯”:刘表的旧封地依然强大而稳固。
- “湘潭浴马千营晓”:清晨的湘潭,战马在千营中沐浴。
- “彭蠡吹笳万帐秋”:彭蠡湖边,秋风中传来万帐的笳声。
- “回首古来龙战地”:回顾古代的战场,令人感慨万千。
- “不堪江左荆州”:令人不忍心看到江左的荆州,战乱频繁,满目疮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湘潭浴马千营晓,彭蠡吹笳万帐秋”,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烽火与疲倦相联系,表现出战争的沉重心理。
- 象征:烽火、兵甲等都是战争的象征,代表着历史的痛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火、历史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象征战争和警报。
- 兵甲:代表军队和武器,象征着力量和冲突。
- 湘潭与彭蠡:自然景物,象征和平的生活与战争的对立。
- 龙战地:历史的象征,承载了过往的辉煌与血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赵佗”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 A. 汉朝
- B. 三国时期
- C. 唐朝
-
“不堪江左荆州”的意思是?
- A. 令人感到痛苦的历史
- B. 江左的繁荣
- C. 战争的胜利
-
诗中描写的“彭蠡”指的是?
- A. 一位将军
- B. 一条江河
- C. 一片湖泊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战乱的忧虑。
- 《登高》 杜甫:描绘了诗人在国破家亡后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王昊《杂感三首》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王昊更侧重于历史的回望,杜甫则更侧重于个人的苦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昊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