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生山居寄示》

时间: 2025-01-26 04:45:31

嘉遁有新吟,因僧寄竹林。

静思来鸟外,闲味绕松阴。

兵寇凭凌甚,溪山几许深。

休为反招隐,携取一相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友生山居寄示
作者: 齐己 〔唐代〕

嘉遁有新吟,因僧寄竹林。
静思来鸟外,闲味绕松阴。
兵寇凭凌甚,溪山几许深。
休为反招隐,携取一相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友人寄来的诗而有所感悟。诗人在竹林中写下新诗,思考着外面的鸟鸣,享受着松树下的闲适氛围。虽然外有战乱之事,山水依然深邃。诗人提醒自己不应再隐居,而应与友人相约一同探寻。

注释:

  • 嘉遁:指隐士的安逸生活。
  • 新吟:指新作的诗歌。
  • :指僧人,这里可能是指寄诗之人。
  • 来鸟外:指外面飞来的鸟。
  • 闲味:指闲适的情趣。
  • 兵寇:指战争和侵略者。
  • 凭凌:指肆虐、侵扰。
  • 溪山:指山水景色。
  • 反招隐:指不再隐居。

典故解析:

  • 竹林:在中国文化中,竹子往往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竹林是隐士或文人雅士的常见栖息之地。
  • 松阴:松树象征长寿与坚韧,常被文人描绘在静谧的环境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约779年-约868年),字景昭,号云溪,唐代诗人,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山林,以诗名传世。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景致,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致抒发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共鸣。

诗歌鉴赏:

《答友生山居寄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齐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嘉遁有新吟”,就点明了诗人因友人之寄诗而有所启发。接着,通过“静思来鸟外,闲味绕松阴”,诗人描绘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呈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提及“兵寇凭凌甚”,在宁静的自然景象中,隐含着不安的社会动荡。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深度,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警醒。最后一句“休为反招隐,携取一相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探讨人生的想法,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在动荡中对友好关系的珍视,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嘉遁有新吟”——诗人因隐逸的生活而产生新的诗作。
    2. “因僧寄竹林”——诗人受僧人之托,寄情于竹林。
    3. “静思来鸟外”——在闲静中思索外面的鸟鸣,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意境。
    4. “闲味绕松阴”——在松树阴影下享受悠闲的情趣。
    5. “兵寇凭凌甚”——外面战乱肆虐,造成社会的不安。
    6. “溪山几许深”——山水的深邃,象征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 “休为反招隐”——不应再沉迷于隐居。
    8. “携取一相寻”——希望能与友人共同探索人生的意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静思来鸟外,闲味绕松阴”,展现了诗人对称的艺术美。
    • 意象:竹林、松阴、溪山等意象,营造出自然幽静的氛围。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竹林:象征隐逸与清雅。
  • 鸟鸣: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溪山:代表大自然的深邃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兵寇”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和侵略者
    c) 自然景象

  2. 诗人的隐逸生活是由什么引发的? a) 友人的寄诗
    b) 自然的景观
    c) 社会的动荡

  3. “携取一相寻”的意思是? a) 继续隐居
    b) 与友人一起探索
    c) 独自思考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齐己与王维的山水诗比较:齐己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孤独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简明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