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追感为梁白斋题》
时间: 2025-04-27 12:2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卫署清勤结主知,宠章晨捧出天墀。
驰封已副双亲愿,负米犹怀百里悲。
晓露汪瀼沾宿草,长风淅沥动寒枝。
求忠当宁心如海,移孝酬恩慰所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恩情的追忆及对忠孝的追求。诗中的“卫署”象征着清白的官职,表现出作者的清白与勤勉;“宠章晨捧出天墀”描绘了受到皇帝恩宠的情景。接下来的“驰封已副双亲愿”表达了对双亲的感激与回报之情,尽管“负米犹怀百里悲”意指肩负重任却心系家乡的悲伤。最后几句则用自然景象折射内心的情感,强调忠诚与孝道的重要性。
注释:
- 卫署:指清白的官职,意为清白正直的官员。
- 宠章:指皇帝的恩宠,章是指皇帝的诏书。
- 驰封:指接受封赏或任命。
- 负米:比喻肩负重任,米可以象征生活的负担。
- 晓露:清晨的露水,象征清新与希望。
- 移孝:指移情于孝,强调对父母的孝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嵩,明代诗人,性情高洁,作品多反映对忠孝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庞嵩在任职期间,体现了他对恩情的感激以及对父母的孝心,反映出当时士人对忠孝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而又深刻,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清白的官职与皇帝的恩宠,突显出作者的清正与对国家的忠诚。中间两句则表现出对父母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重担的感慨,显示出他虽身处高位,却依然心系家乡,承载着家庭的期望与责任。最后两句则回归到忠孝的主题,强调心如大海般宁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回报恩情。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清晨的露水和寒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与萧瑟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与层次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卫署清勤结主知:表现出作者官职清白且勤勉,受到主上的知遇。
- 宠章晨捧出天墀:描绘出作者早晨捧着皇命的情景,显示出被重用的荣耀。
- 驰封已副双亲愿:已然得到封赏,表现出对父母期望的实现。
- 负米犹怀百里悲:即便身处高位,也心怀对故乡的忧愁。
- 晓露汪瀼沾宿草:清晨的露水沾湿了草地,象征着清新与希望。
- 长风淅沥动寒枝:寒风拂动枯枝,传递出一种孤寂感。
- 求忠当宁心如海:追求忠诚之道,要心如大海般宁静。
- 移孝酬恩慰所思:通过孝道来报恩,安慰内心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如海”比喻为宁静的心态,强调内心的宽广与包容。
- 拟人:以“长风淅沥动寒枝”表现自然的情感,增强诗的意象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忠诚与孝道展开,强调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不忘对父母的孝敬与对国家的责任。
意象分析:
- 卫署:象征清白、正直的官职,代表着士人的理想。
- 晨露:清新、希望的象征,寓意着新的开始。
- 寒枝:象征孤独与思念,反映出离乡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卫署”象征什么? A. 官职的清白
B. 财富的象征
C. 友情的支持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求忠当宁心如____”是说明忠诚需要什么样的心态?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对/错)
答案:
- A
- 海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探讨人生与责任的诗作。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与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中也有浓厚的思乡情,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庞嵩的诗更侧重于个人忠孝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的变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