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和次韩韵》
时间: 2025-02-04 13:29: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可怜风骨肖梅英,
试问东君曷似生。
正色不从朱粉涴,
耐寒犹怪雪霜轻。
论交薝蔔君为胜,
投社酴醿我更清。
纵美讵能齐众口,
此言何独指羊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可怜的风骨,像梅花那样高洁。试问春天的东风为何像梅花一样生动?梅花的色彩并不依赖于朱红的粉妆,而是耐寒,甚至觉得雪霜都显得轻微。谈到友情,薝蔔(香草)比你更胜一筹,而我所投向的社交活动则是酴醿(酒),更显得纯粹。即使美丽的事物又怎能与众人意见相齐,这种说法何以偏偏指向羊羹。
注释
- 可怜:可怜、令人怜惜。
- 风骨:指高洁的气质和风范。
- 肖梅英:形容风骨像梅花一样清高。
- 东君:春天的东风,古人常常将春风拟人化。
- 正色:指自然的颜色。
- 朱粉:指红色的妆容。
- 耐寒:指梅花能经受严寒的考验。
- 薝蔔:一种香草,古代常用来形容友情。
- 酴醿:指一种酒,象征清纯。
- 羊羹:一种甜点,可能指某种大众口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多以清新隽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往往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强调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文人雅士对梅花情有独钟的时代。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诗人在此诗中借梅花表达对清雅风骨的追求与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高洁风骨的向往和对庸俗世俗的反思。开头以“可怜风骨肖梅英”引入,直接点明诗中梅花的象征意义,强调其清高的品格。接下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探讨了春天的生机与梅花的独特之处,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的坚韧特性。
诗中提到的“论交薝蔔君为胜”,暗示了友情的珍贵,薝蔔作为一种香草,传达出诗人对于真诚友谊的推崇。而“投社酴醿我更清”则是表现诗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与世俗的喧嚣保持距离。最后,诗人反思美的标准,指出“纵美讵能齐众口”,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追求。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境深远,语言洗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怜风骨肖梅英:表达诗人对梅花高洁风骨的赞美。
- 试问东君曷似生:质疑春天的东风为何不如梅花生机勃勃。
- 正色不从朱粉涴:强调梅花的自然之美不依赖于装饰。
- 耐寒犹怪雪霜轻:梅花在寒冷中依然傲然绽放,甚至觉得雪霜都显得轻微。
- 论交薝蔔君为胜:在友情的比较中,薝蔔更胜一筹。
- 投社酴醿我更清:诗人选择饮酒社交,但他更向往清纯。
- 纵美讵能齐众口:即使美丽的事物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 此言何独指羊羹:质疑为何这种看法仅仅针对羊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高洁的风骨,传达其坚韧和独特。
- 拟人:将春风称作“东君”,赋予其生命。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高洁风骨的追求和对庸俗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真诚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美的质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坚韧、高洁的象征。
- 东风: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 朱粉:世俗的虚华与浮夸。
- 薝蔔:象征真诚的友情。
- 酴醿:代表清纯与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可怜风骨肖梅英”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梅花的赞美
- B. 对东风的质疑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世俗的拒绝
-
“正色不从朱粉涴”中的“朱粉”比喻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虚假的装饰
- C. 梅花的颜色
- D. 冬天的寒冷
-
诗中提到“纵美讵能齐众口”,意思是:
- A. 美丽的事物人人喜欢
- B. 美丽的事物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 C. 美丽的事物只存在于想象中
- D. 美丽的事物是世俗的标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红梅》 - 陆游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梅花》相比,王之道的《腊梅和次韩韵》更侧重于对梅花精神的哲理性思考,而王安石则着重于对梅花外在美的描绘。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选集
- 《古诗词鉴赏》 - 相关书籍
- 《王之道研究》 -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