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明西湖》
时间: 2025-01-27 03:59: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顷平湖绿一遭,空城游乐自奢豪。画船争胜飞江鹘,翠巘都浮载海鳌。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楼前尽日闻歌笑,不啻秋风卷怒涛。
白话文翻译:
广阔的湖面绿波荡漾,城市中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奢华的娱乐。彩绘的船只竞相前行,如同江上的鹘鸟飞翔,青翠的山峰仿佛载着海中的巨鳌漂浮。堤岸边芳草如茵,裙带显得短小,桑树丛中的小路上,女子的发髻高高耸立。楼前整天都能听到欢歌笑语,其热闹程度不亚于秋风卷起的怒涛。
注释:
- 千顷:形容湖面广阔。
- 绿一遭:指湖水四周绿意盎然。
- 空城:指城市中人们空闲,尽情游乐。
- 奢豪:奢华豪放。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 飞江鹘:比喻船只快速行驶,如同江上的鹘鸟。
- 翠巘:青翠的山峰。
- 载海鳌:比喻山峰高大,如同载着海中的巨鳌。
- 芳草:指堤岸边的花草。
- 裙带短:形容女子衣着简短。
- 柔桑:指桑树丛。
- 髻鬟高:形容女子发髻高高耸立。
- 不啻:不仅仅,不亚于。
- 秋风卷怒涛:比喻声音或气氛的激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四月清明时节西湖的景色和人们的游乐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常以诗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清明时节,西湖景色宜人,人们纷纷出游,享受春天的美好,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一时节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四月清明时节西湖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欢乐氛围。首联“千顷平湖绿一遭,空城游乐自奢豪”,通过“千顷平湖”和“绿一遭”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和四周的绿意,而“空城游乐自奢豪”则展现了人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奢华和豪放。颔联“画船争胜飞江鹘,翠巘都浮载海鳌”,运用比喻手法,将彩绘的船只比作飞翔的江鹘,青翠的山峰比作载着海鳌漂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船只的竞相前行和山峰的高大。颈联“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通过对女子衣着和发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欢乐。尾联“楼前尽日闻歌笑,不啻秋风卷怒涛”,以夸张的手法,将楼前的欢歌笑语比作秋风卷起的怒涛,强调了热闹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们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顷平湖绿一遭: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和四周的绿意,通过“千顷”和“绿一遭”展现了湖面的美丽景色。
- 空城游乐自奢豪:展现了人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奢华和豪放,通过“空城”和“奢豪”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画船争胜飞江鹘:运用比喻手法,将彩绘的船只比作飞翔的江鹘,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船只的竞相前行。
- 翠巘都浮载海鳌:通过比喻手法,将青翠的山峰比作载着海鳌漂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峰的高大。
- 芳草堤边裙带短:通过对女子衣着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欢乐。
- 柔桑陌上髻鬟高:通过对女子发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欢乐。
- 楼前尽日闻歌笑:描绘了楼前的欢歌笑语,展现了热闹的氛围。
- 不啻秋风卷怒涛:以夸张的手法,将楼前的欢歌笑语比作秋风卷起的怒涛,强调了热闹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画船争胜飞江鹘”和“翠巘都浮载海鳌”,通过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船只的竞相前行和山峰的高大。
- 夸张:如“不啻秋风卷怒涛”,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楼前欢歌笑语的热闹氛围。
- 对仗:如“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通过对仗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欢乐。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四月清明时节西湖景色和人们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展现了自然美景的美丽和人们的欢乐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顷平湖: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和四周的绿意。
- 空城:展现了人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奢华和豪放。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比喻为飞翔的江鹘。
- 翠巘:青翠的山峰,比喻为载着海鳌漂浮。
- 芳草:指堤岸边的花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柔桑:指桑树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髻鬟:女子发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歌笑:楼前的欢歌笑语,展现了热闹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画船争胜飞江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对仗 D. 拟人
-
诗中“翠巘都浮载海鳌”中的“翠巘”指的是什么? A. 青翠的山峰 B. 彩绘的船只 C. 芳草 D. 柔桑
-
诗中“楼前尽日闻歌笑”表达了什么氛围? A. 宁静 B. 热闹 C. 悲伤 D. 忧郁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与蔡襄的这首诗有相似的主题和风格。
- 杨万里《小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小池的景色,与蔡襄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清新风格。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蔡襄《四月清明西湖》:两首诗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而蔡襄的诗更多地展现了人们的欢乐氛围。
- 杨万里《小池》与蔡襄《四月清明西湖》:两首诗都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景色,但杨万里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小池的宁静,而蔡襄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西湖的热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杨万里诗选》:收录了杨万里的《小池》,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