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时间: 2025-01-27 04:38:15

洛宅初开府,非才辱顾隆。

遗思谣俗在,余论宴堂空。

已矣苍生望,嗟乎吾道穷。

岂惟怀旧德,一恸向春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宅初开府,非才辱顾隆。遗思谣俗在,余论宴堂空。已矣苍生望,嗟乎吾道穷。岂惟怀旧德,一恸向春风。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的府邸刚刚开张时,我这个不才之人受到了隆重的接待。留下的思念和民间的歌谣依然存在,但宴会厅中已空无一人。苍生的期望已经结束,我的道路也到了尽头。不仅仅是怀念旧时的德行,更是对着春风痛哭。

注释

  • 洛宅初开府:指在洛阳的府邸刚刚建立。
  • 非才辱顾隆: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才能不足,却受到隆重的接待。
  • 遗思谣俗在:留下的思念和民间的歌谣依然存在。
  • 余论宴堂空:宴会厅中已空无一人,指人去楼空。
  • 已矣苍生望:苍生的期望已经结束。
  • 嗟乎吾道穷:感叹自己的道路已经到了尽头。
  • 岂惟怀旧德:不仅仅是怀念旧时的德行。
  • 一恸向春风:对着春风痛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书法尤以行书著称。这首诗是蔡襄为宋宣献公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宋宣献公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创作背景:宋宣献公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蔡襄与他有深厚的交情。宋宣献公去世后,蔡襄深感悲痛,因此创作了这组挽词,以表达对故友的怀念和哀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宋宣献公的怀念和哀悼,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厚情感。诗中“遗思谣俗在,余论宴堂空”一句,既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又描绘了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增强了诗歌的哀婉氛围。最后两句“岂惟怀旧德,一恸向春风”,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宅初开府:指宋宣献公在洛阳的府邸刚刚建立,象征着他的事业和地位。
  2. 非才辱顾隆: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才能不足,却受到宋宣献公的隆重接待。
  3. 遗思谣俗在:留下的思念和民间的歌谣依然存在,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
  4. 余论宴堂空:宴会厅中已空无一人,描绘了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
  5. 已矣苍生望:苍生的期望已经结束,暗示宋宣献公的去世对社会的影响。
  6. 嗟乎吾道穷:感叹自己的道路已经到了尽头,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7. 岂惟怀旧德:不仅仅是怀念旧时的德行,更是对故友的深切怀念。
  8. 一恸向春风:对着春风痛哭,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遗思谣俗在,余论宴堂空”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拟人:如“一恸向春风”中的拟人手法,赋予春风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宋宣献公的怀念和哀悼,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挽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宅:象征着宋宣献公的事业和地位。
  • 遗思谣俗: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
  • 宴堂空:描绘了人去楼空的凄凉景象。
  • 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希望,但在这里却成了诗人痛哭的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遗思谣俗在”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故友的怀念 C. 对社会的失望 D. 对春风的喜爱

  2. 诗中“一恸向春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余论宴堂空”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宴会厅中热闹非凡 B. 宴会厅中空无一人 C. 宴会厅中人声鼎沸 D. 宴会厅中灯火通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蔡襄的这首挽词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哀悼,但蔡襄的诗更加注重对故友事业和地位的怀念,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亡妻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