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魏君宝光黄云观古风》
时间: 2025-04-28 07:28:08意思解释
次韵魏君宝光黄云观古风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原文展示:
重湖镜展心生凉,五老壁立背负芒。
中间只作如许屋,一观虽小意堂堂。
书生相业线不绝,故侯墨妙灯不灭。
与山三好孰四之,毕万有孙胸次阔。
抛梁不须伟儿郎,黄云高举天颉颃。
从龙作霖皆是物,迩来一足飞商羊。
白话文翻译:
重湖如镜,心中生出一阵凉意,五座高山耸立,仿佛背负着光芒。
中间只建有这样一座小屋,虽然观景台不大,但意境却非常宽广。
书生的志业如同不断延续的线,故侯的墨迹如同明亮的灯光永不熄灭。
与山中三好(指三位德才兼备的人)相比,谁能算是第四位呢?毕万有孙的胸怀宽广。
不必抛弃梁山的壮志,黄云高高举起,仿佛在天上翩翩起舞。
从龙到霖都是自然的造物,最近传来一只飞翔的羊商。
注释:
- 重湖:指湖水重重,像一面镜子般平静。
- 五老:传说中的五位老者,象征智慧与高尚。
- 相业:指书生的事业和志向。
- 故侯:指历史上某位名人,可能是指典故中的某位贤人。
- 毕万有孙:指拥有广博胸怀的人物。
- 抛梁:抛弃大志,指不再追求伟大的理想。
- 黄云:象征高远、理想的追求。
- 飞商羊:可能指与商业相关的象征物,暗喻财富与事业的成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彦约,宋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和深邃的意境著称,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云观,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感受到人生哲理与志向的思考,借景抒情,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及志向的追求。开篇以“重湖镜展”引入,展现出湖面如镜的宁静,给人以清凉之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接着描述五座高山,寓意着智慧与力量,诗人似乎在思考这些象征背后的人生哲理。
“中间只作如许屋”一句,以小见大,虽然观景台不大,却承载着诗人对理想的宽广追求,体现出一种不拘泥于形式的精神。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提到了书生的志业与历史名人的光辉,强调了对理想的执着与追寻。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黄云象征着理想的高远,“从龙作霖”则暗示着自然与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整体上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湖镜展心生凉:湖面如镜,心中感到清凉,暗示诗人心境的宁静。
- 五老壁立背负芒:五座高山巍峨,仿佛承载着光明,象征着智慧与力量。
- 中间只作如许屋:虽小的屋子,却有大气象,暗示内涵的丰富。
- 书生相业线不绝:书生的志向与理想不断传承,暗示知识和文化的延续。
- 故侯墨妙灯不灭:历史名人的智慧与影响如灯光般永不熄灭。
- 与山三好孰四之:与高人相比,谁能算作第四,探讨人生价值与地位。
- 抛梁不须伟儿郎:不必放弃大志,强调理想的重要性。
- 黄云高举天颉颃:黄云在高空中翩翩起舞,象征理想与追求。
- 从龙作霖皆是物:自然万物皆有其道,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 迩来一足飞商羊:与商业相关的象征,暗示事业的成功与发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书生相业线不绝,故侯墨妙灯不灭”,增强节奏感。
- 象征:黄云、五老等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理想与追求的渴望,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湖: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五老:象征智慧与道德的典范。
- 黄云:象征理想的高远与追求。
- 飞商羊:象征事业的成功与财富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湖镜展”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宁静
- B. 人生的理想
- C. 经济的繁荣
- 答案: A
-
“书生相业线不绝”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书生的事业
- B. 自然的变化
- C. 生活的烦恼
-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黄云”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压力
- B. 理想的追求
- C. 友情的温暖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曹彦约与李白的作品都是以自然为题材,但曹彦约更注重内心的感悟,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