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向晓》

时间: 2025-01-27 04:42:49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

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

意思解释

夜坐向晓

作者: 文廷式〔清代〕

原文展示: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

白话文翻译:

漫长的夜晚令人苦恼,别处的太阳正高悬。只要听到那翰音的啼鸣,我又何必为风雨而忧愁呢?

注释:

  • 遥夜:漫长的夜晚。
  • 苦难明:苦于夜晚黑暗,无法明白。
  • 他洲:其他地方。
  • 日方午:太阳正值中午,象征光明。
  • 翰音:指鸟鸣,常用来形容清脆悦耳的鸟叫声。
  • 吾岂愁风雨:我怎能为风雨而感到忧愁呢?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翰音”暗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文人特有的闲适情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文廷式,清代著名诗人,字梦阮,号澄怀,生于江苏。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文人特有的雅致与闲情。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夜晚,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与黑暗中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夜坐向晓》通过对比黑夜与白昼,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苦恼,以及对美好声音的向往。诗中“他洲日方午”一句,巧妙地利用了时间的对比,突显出自身的孤独。虽然夜晚的黑暗令人烦恼,但只要有翰音的啼鸣,便能消解内心的忧愁。诗人以鸟鸣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活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古代诗词中非常常见,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遥夜苦难明:长夜让人感到痛苦,因为黑暗无法看清一切。
    • 他洲日方午:而在别的地方,阳光正明媚,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 一闻翰音啼:只要听到鸟儿的叫声。
    • 吾岂愁风雨:我又何必为风雨而忧愁呢?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黑夜与白昼的对比,突显内心的孤独及渴望。
    • 象征:翰音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传达出一种安慰。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自然的美好。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夜晚:象征孤独与困顿。
    • 日光:象征希望与光明。
    • 翰音: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他洲”指的是哪里?

      • A. 本地
      • B. 其他地方
      • C. 海洋
    2. 诗人为何不愁风雨?

      • A. 因为有朋友陪伴
      • B. 因为听到鸟鸣
      • C. 因为已经适应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绝望
      • B. 生活的乐观
      • C.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但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而文廷式则更关注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美好。两者虽然都在表现夜晚,却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文廷式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