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
李嘉祐 〔唐代〕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白话文翻译:
不要走向黔中那条路,让人感到迷失方向。
水声在巫峡中回荡,山色在夜郎的西边显得更加朦胧。
树木隔着早晨的云朵相拥,猿猴窥视着早晨的月亮啼叫。
南方满是翠绿的羽毛,知道你在清溪中畅饮。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向:不要走向。
- 黔中:指贵州地区,古称黔。
- 欲迷:想要迷失,形容路途艰险。
- 水声:水流的声音。
- 巫峡:位于长江上的峡谷,以其险峻著称。
- 夜郎:古代一个部落或国家,这里用来指代西方的景色。
- 树隔:树木隔开。
- 朝云:早晨的云朵。
- 猿窥:猿猴在窥视。
- 晓月:早晨的月亮。
- 饶翠羽:生长丰富的绿色羽毛,象征着南方的自然风光。
- 知尔:知道你。
- 饮清溪:在清澈的小溪中饮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黔中”与“巫峡”都是古代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当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著称,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李嘉祐送别上官侍御赴黔中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旅途艰险的担忧。
诗歌鉴赏: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头“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以劝告的口吻表达了对旅途的担忧,黔中路途遥远,险峻,令人迷失方向,映射出友人即将踏上艰难旅途的忧虑。接着“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借用自然景观传达情感,巫峡的水声和夜郎的山色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神秘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友人旅程的祝福与思念。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生机与活力。树木遮挡了朝云,猿猴在窥视早晨的月亮,暗示着即将迎来新的一天,象征着旅途中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最后“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描绘了南方的美丽风光,翠绿的羽毛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期待他们在旅途中能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滋养。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又有对自然美的赞美,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 不要走向黔中那条路,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 这里强调了黔中路途的艰难和迷茫。
-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 巫峡中的水声,夜郎西边的山色。
- 用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出旅行途中的美丽景色。
-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 树木隔开了早晨的云朵,猿猴在窥视晨月啼叫。
- 传达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 南方的翠绿羽毛丰富,知道你在清溪中畅饮。
- 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美好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如“水声”“山色”都具象化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猿猴窥视,赋予动物以情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旅途的艰难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黔中:象征着遥远与艰难的旅途。
- 巫峡:代表自然的壮丽与险峻。
- 树、云、猿:构成了生动的自然图景,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南方翠羽:象征着生命与生机,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黔中”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贵州
B. 四川
C. 云南 -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中的“夜郎”指代了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植物
C. 古代部落或国家 -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送别与祝福
B. 生活的艰辛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上官侍御赴黔中》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前者侧重于送别时的惆怅,后者则强调旅途的艰难与自然的美。通过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嘉祐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