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秦岭
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
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
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
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来到秦岭之巅,回过头来望向故乡,心中不禁感到愁苦。汉朝的宫阙和青门似乎遥不可及,而高山和蓝水在眼前流淌。三湘的游子已然离去,九陌上的故人已不再相聚。从此我告别故乡,眼泪再也止不住。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登:向南攀登。
- 秦岭:中国的一座山脉,位于陕西境内,历史上有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意义。
- 回望:回头看。
- 堪愁:值得忧愁。
- 汉阙:指汉朝的宫阙,象征着故国和历史。
- 青门:古代的城门,这里特指汉朝的青门。
- 三湘:指湘江流域,常用来代指湖南。
- 迁客:流亡或被贬的客人。
- 九陌:指众多的街道。
- 双垂:指眼泪像双重的水流一样垂落。
典故解析:
- 汉阙和青门象征着古代的荣耀与故乡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
- 三湘迁客暗指在外流亡的游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与人生,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李嘉祐的作品常常反映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旅途之中,登上秦岭时,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感到深深的惆怅。
诗歌鉴赏:
《登秦岭》通过描绘登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开篇“南登秦岭头”,展现了诗人攀登的决心与勇气,但随即“回望始堪愁”,转瞬间,眼前的壮丽与心中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了思乡之情的沉重。接下来的“汉阙青门远”,不仅描绘了遥远的历史与故乡,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高山蓝水流”的意象,既是对自然美的描绘,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流逝与无常。后面的三句则更进一步,提到“迁客”和“故人”,表达了对身边人的思念与失落。最后一句“从此辞乡泪,双垂不复收”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双垂的眼泪象征着无法挽回的故乡情愫与心灵的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登秦岭头:诗人向南攀登秦岭,体现了行动的决心。
- 回望始堪愁:回首故乡,愁绪涌上心头。
- 汉阙青门远:遥远的汉朝宫阙和青门,象征着历史的遥远和故乡的遥不可及。
- 高山蓝水流: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平静与流逝。
- 三湘迁客去:流亡的游子已经离开,暗示着人生的不易。
- 九陌故人游:故人已不再相聚,增添了孤独感。
- 从此辞乡泪:告别故乡,内心充满泪水。
- 双垂不复收:泪水无法停止,象征着无法回归的乡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登秦岭头,回望始堪愁”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意象:高山、蓝水等意象深入人心,营造出一种壮丽与悲伤交织的情绪。
- 拟人:泪水的“垂”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无奈,体现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岭:象征着高远与艰难的旅途。
- 汉阙:代表着文化与历史的厚重,寄托对故国的怀念。
- 高山蓝水:象征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流逝。
- 三湘:代指故乡与游子的情感牵绊。
- 双垂泪:象征着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阙”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历史与故乡
C. 游子的漂泊 -
诗人“南登秦岭头”的行为表明了什么?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人生的迷惘 -
诗中“辞乡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失落
C.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嘉祐的《登秦岭》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侧重于抒发豪情壮志,而李嘉祐则更为细腻地刻画了思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嘉祐诗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