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江上曲》

时间: 2025-01-25 01:02:29

江上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

可怜应是阳台女,

坐对鸬鹚娇不语。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

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湘妃泣泪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澹澹芙蓉花,
江口蛾眉独浣纱。
可怜应是阳台女,
坐对鸬鹚娇不语。
掩面羞看北地人,
回首忽作空山雨。
苍梧秋色不堪论,
千载依依帝子魂。
君看峰上斑斑竹,
尽是湘妃泣泪痕。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芙蓉花轻轻摇曳,
在江口,蛾眉般的女子独自浣纱。
可怜她应该是阳台上的女子,
静静坐着,面对鸬鹚却不言语。
她掩面羞于看北方的男子,
回首之间,仿佛耳边响起空山的细雨。
苍梧的秋色令人不堪提及,
千年依然缠绵着帝子的灵魂。
你看那峰上的斑斑竹,
全是湘妃泪水的痕迹。

注释

  • 澹澹:形容花朵轻柔、摇曳的样子。
  • 蛾眉:指女子的眉毛,形容其美丽。
  • 阳台女:指在阳台上浣纱的女子,暗指美丽的女子。
  • 鸬鹚:一种水鸟,常用来捕鱼。
  • 掩面:遮住脸,形容害羞或不愿见人。
  • 北地人:指北方的人,可能暗指某种情感的牵挂。
  • 苍梧:指苍梧山,常与秋色和悲伤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 帝子魂:帝子指的是汉朝的王子,暗指对往事的追忆。
  • 湘妃:传说中的湘妃,因爱而悲,泪水化作竹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他的诗风兼具清丽与悲凉,常在作品中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往事的追忆。

创作背景

《江上曲》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美丽的景象与女子的情感,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感伤。

诗歌鉴赏

《江上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色和女子的孤独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感伤。开头两句“江上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通过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江边场景,芙蓉花与蛾眉女子的对比,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孤独。接下来的“可怜应是阳台女”则将女子的身份进一步明确,仿佛她是一个被遗忘的美丽存在。

“掩面羞看北地人”一句,展现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羞怯,似乎她对北方人的情感既有期待又有畏惧。回首之间的“忽作空山雨”,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出一种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

整首诗逐渐转向苍梧秋色与帝子魂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历史与爱情的深沉思考。最后的“尽是湘妃泣泪痕”不仅是对美人泪的感慨,也是对古代爱情悲剧的隐喻,情感沉重而又饱含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澹澹芙蓉花:描绘江边的芙蓉花,轻盈而美丽。
  2. 江口蛾眉独浣纱:女子在江口独自浣纱,显得孤独。
  3. 可怜应是阳台女:暗示她的身份与美丽,令人怜惜。
  4. 坐对鸬鹚娇不语:与鸬鹚相对而坐,静默无言,寓意内心的情感。
  5. 掩面羞看北地人:对北地人感到害羞,心中有所牵挂。
  6. 回首忽作空山雨:回首时,似有雨声,暗示思绪的纷乱。
  7. 苍梧秋色不堪论:秋色凄凉,难以用言语表达。
  8. 千载依依帝子魂:历史悠久,帝子的灵魂仍然依依不舍。
  9. 君看峰上斑斑竹:竹子上斑斑点点,象征泪痕。
  10. 尽是湘妃泣泪痕:暗指湘妃的悲泪,情感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蛾眉”比喻女子的美丽。
  • 拟人:芙蓉花被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
  • 对仗:上下句构成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丽爱情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中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花:象征美丽与纯洁。
  • 蛾眉:象征女子的娇美。
  • 鸬鹚:象征水边的宁静与孤独。
  • 北地人:象征对远方情感的向往与无奈。
  • 湘妃:象征古代爱情的悲剧与泪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 A. 菊花
    • B. 芙蓉花
    • C. 兰花
  2. “掩面羞看北地人”中的“北地人”指的是谁?

    • A. 南方人
    • B. 北方人
    • C. 江边人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爱情与历史的追忆
    •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B. 芙蓉花
  2. B. 北方人
  3. B. 爱情与历史的追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探讨了孤独与悲伤,但《江上曲》更偏向自然景观的描写,而《琵琶行》则侧重于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