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
时间: 2025-04-29 01:39: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
作者: 李嘉祐 〔唐代〕
丞相过邦牧,清弦送羽觞。
高情同客醉,子夜为人长。
斜汉初过斗,寒云正护霜。
新安江自绿,明主待惟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在饶州的使堂为即将出发赴歙州的五叔送行的场景。诗中提到丞相专程来访,清脆的琴声伴随着酒杯的举起,高雅的情怀如同客人醉酒一般,深夜对话,人情绵长。天上的星汉刚刚升起,寒冷的云层恰好庇护着霜雪。新安江的水仍旧是绿的,明主在此静待贤良之士的归来。
注释
- 丞相:指的是当时的高官,负责政务的人。
- 邦牧:指地方的官员,这里指的是地方治理者。
- 清弦:细腻的琴声。
- 羽觞:酒杯,通常用来指代饮酒的场合。
- 高情:高尚的情感。
- 斜汉:指的是斜挂的银河,银河在夜空中的位置。
- 新安江:指的是流经新安的江河,这里用来象征自然的美好。
典故解析
- 子夜:指深夜、午夜,象征着时间的静谧与深远,也常常用来表现人们的思绪与情感。
- 明主:通常指贤明的君主,这里可理解为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故,擅长用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情感。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时政的关心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冬夜,诗人为即将前往歙州的友人送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夜为背景,采用了清新自然的意象和优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的“丞相过邦牧”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与尊敬,展现了友人身份的显赫。接下来的“清弦送羽觞”则营造出一种温馨的送别氛围,琴声与酒杯交织,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美好祝愿。
“高情同客醉”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仿佛在宴席中与友人共醉,情感愈加浓厚。接下来的“子夜为人长”,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友谊的延续和人情的厚重。
诗的后半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尤其是“新安江自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借此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丞相过邦牧:丞相到访地方官员,体现出尊重与礼遇。
- 清弦送羽觞:琴声悠扬,酒杯相送,营造出温情的送别场景。
- 高情同客醉:高雅的情感如同醉酒,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子夜为人长:深夜时分,人情更加绵长,暗示友情的延续。
- 斜汉初过斗:银河刚刚升起,表现出时间的静谧与美好。
- 寒云正护霜:寒冷的云层保护着霜雪,象征着冬夜的静谧。
- 新安江自绿:新安江的水依然是绿色的,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 明主待惟良:贤明的君主期待着贤良之士的归来,暗示着对未来的期许。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高情同客醉”,用醉酒来比喻深厚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有对称结构,如“清弦送羽觞”与“高情同客醉”。
- 意象:诗中运用了自然意象,如“斜汉”、“寒云”,增强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丞相: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清弦:音乐与和谐的象征。
- 新安江:自然与生机的象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丞相”指代什么角色? A. 地方官员
B. 高级官员
C. 农民 -
诗中“清弦送羽觞”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安静
B. 温暖的送别
C. 忧伤 -
“新安江自绿”象征了什么? A. 生命与希望
B. 冷漠
C. 贫瘠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同样描写了送别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李嘉祐的这首诗则更强调友情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