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挽赵子真别驾
原文展示:
赫奕诸王后,清贫一士同。
楼成召长吉,山裂梦虚中。
及子员郎泽,能诗伯氏风。
琅玕嗟早折,魂不到安东。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王宫中,众多王子显赫一时,
而我却与一个清贫的士人齐名。
长吉(指汉代的诗人)在高楼上被召唤,
山崩裂开,我的梦却在虚无中消失。
当我提到子员(指南宋的诗人),
他能写出伯氏(指伯牙)那种风格的诗篇。
琅玕(即美玉)早已凋零,
我的灵魂无法到达安东(指古地名)。
注释:
- 赫奕:光辉、显赫之意。
- 清贫:形容生活贫困,精神清白。
- 楼成:指高楼,可能指长吉的诗作。
- 山裂:意指大自然的变化或梦境的破灭。
- 子员郎:可能指子员(古代诗人),以其诗才著称。
- 伯氏风:伯牙的音乐才能和风格,这里引申为高雅的诗风。
- 琅玕:美玉的意思,象征珍贵事物。
- 安东:古地名,象征远方或死后灵魂归宿。
典故解析:
- 长吉:指汉代的诗人司马相如,因其才华横溢,被后世称为“长吉”。
- 伯牙:春秋时期的音乐家,以其琴艺闻名,象征高雅艺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密,字仲明,号千山,宋代词人、诗人和学者,精于诗词,尤以婉约派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抒发个人情感,并融入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赵子真去世之际,作者以诗悼念好友,表达对其才华与品德的钦佩,以及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赵子真别驾》是一首抒情的挽歌,深情而又真挚地表达了对已故朋友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诗中以“赫奕诸王后”开篇,展现了朋友赵子真的显赫地位与卓越才华,然而在这华丽的外表下,诗人却感叹自己与其清贫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出对友人的敬仰,也流露出自己的无奈与自谦。
接着,诗人用“楼成召长吉,山裂梦虚中”来表达对友人诗才的向往与追忆,暗示人生如梦,瞬息万变。最后的“琅玕嗟早折,魂不到安东”则是对生命短暂、灵魂归宿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友人早逝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周密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对友谊的珍视,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悲悯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赫奕诸王后”:形容赵子真光辉灿烂,地位显赫。
- “清贫一士同”:对比诗人的清贫,表达自谦。
- “楼成召长吉”:提及诗人长吉,象征诗歌的召唤与才华。
- “山裂梦虚中”:比喻现实的无常与梦的破灭,表现失落感。
- “及子员郎泽”:提到子员,强调其诗才。
- “能诗伯氏风”:表达对高雅诗风的向往。
- “琅玕嗟早折”:象征美好事物早逝,表达惋惜。
- “魂不到安东”:对灵魂归宿的思考,暗示对友人的追忆。
-
修辞手法:
- 比喻:“琅玕”象征珍贵与美好,表达对友人早逝的惋惜。
- 对仗:“赫奕诸王后,清贫一士同”,整齐的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以悼念为主题,体现了对友人赵子真深切的怀念,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赫奕:象征显赫与光辉。
- 琅玕:象征珍贵与美好,暗指友人的才华。
- 梦:象征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赫奕”指的是什么?
- A. 光辉显赫
- B. 清贫
- C. 早逝
- D. 诗才
-
诗中提到的“琅玕”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美玉、珍贵
- C. 人生
- D. 无常
-
诗人对赵子真的情感是什么?
- A. 愤怒
- B. 怀念与惋惜
- C. 无奈
- D. 忽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本诗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珍视,但前者更偏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后者则聚焦于人际关系的深厚情感。
- 《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以抒情为主,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但语气中多了一分豪放,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周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