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题郁东堂词仍用前韵》
时间: 2025-01-11 14:05: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题郁东堂词仍用前韵》
作者:陈维崧 〔清代〕
龙爪槐张攫。驰突处宛骝蹴铁,死生堪托。
我把金荃词一卷,字字写成钗脚。
是吾友东堂之作。读罢悲风生肘腋,
羡君才不减王宁朔。相怜也,总萧索。
茂陵一病成担阁。叹客里无多暇日,
我歌君酢。醉擘银筝弹一曲,
弹到秋云都薄。只是诉两人沦落。
泣下羞为儿女态,问吾生舌在还如昨。
休作苦,且行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阅读友人郁东堂的作品后,产生的感慨。开头提到“龙爪槐”,可能暗示一种威猛的气势,接着描述了驰骋的骏马,生死之间的托付。作者将金荃词的字句比作钗脚,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赞美。读罢后,悲伤的情绪油然而生,羡慕友人的才华不减于王宁朔(王维),但又感到总是萧索。接着,作者感叹自己在外漂泊无暇,唱着酒歌,醉后弹琴,琴声传到薄薄的秋云中。最后,表达了对沦落的无奈和泪水,以及对往昔的追忆,最后一句则为“休作苦,且行乐”,鼓励自己享受当下。
注释
- 龙爪槐:一种槐树,形态如龙爪,象征着力量与生机。
- 宛骝:形容马的优美,通常指一种骏马。
- 金荃词:金荃即荃草,常用来比喻美好事物,词这里指友人的作品。
- 钗脚:古代女子所佩戴的钗,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温柔。
- 茂陵:指汉代诗人曹操的墓地,意在表达人生的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0年-1710年),字子华,号少华,清代词人,擅长写词,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深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陈维崧与友人郁东堂相交后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友人作品的欣赏与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在清代,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抒情十分重要,借由词作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是当时的一种文化风尚。
诗歌鉴赏
《贺新郎 题郁东堂词仍用前韵》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对友人作品的赞美之作。开篇的“龙爪槐张攫”便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仿佛象征着友人作品的力量与深度。接着,陈维崧通过“宛骝蹴铁”描绘了如骏马奔腾般的生机与斗志,令人感受到一种生死托付的沉重感。
在对友人作品的赞美中,诗人也流露出一种羡慕之情,尤其提到“羡君才不减王宁朔”,更是将友人的才华与古人相提并论,显示了对文学的严谨态度与尊重。然而,随之而来的“总萧索”则透出一丝无奈与忧愁,仿佛在感慨即使才华横溢,生活却依然充满了艰辛。
此词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一句“休作苦,且行乐”,更是为全篇增添了几分哲理的深度。诗人在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后,仍然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爪槐张攫:开篇描绘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着友人作品的力量。
- 驰突处宛骝蹴铁,死生堪托:形象生动,表达生死交托的深切情感。
- 我把金荃词一卷:指代友人的作品,金荃象征美好。
- 字字写成钗脚:形象比喻,强调文字的优美与细腻。
- 是吾友东堂之作:明确指出作品的出处,增强个人情感的真实感。
- 读罢悲风生肘腋:读后产生的强烈情感,表现诗人的内心波动。
- 羡君才不减王宁朔:将友人与古代名家相提并论,表达对才华的敬佩。
- 相怜也,总萧索:尽管有情谊,但生活的孤独感依然存在。
- 茂陵一病成担阁:借用古人,表达身世的悲凉与无奈。
- 叹客里无多暇日:感叹对于生活的无奈与忙碌。
- 我歌君酢:借酒歌唱,表现一种随性与洒脱。
- 醉擘银筝弹一曲:醉后弹琴,展现生活的艺术气息。
- 弹到秋云都薄:琴声传达至空灵的境界。
- 只是诉两人沦落: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
- 泣下羞为儿女态:泪水流下,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
- 问吾生舌在还如昨:追问人生的变迁与不易。
- 休作苦,且行乐:鼓励自己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字比作钗脚,形象生动,增强了艺术感。
- 拟人:通过“悲风生肘腋”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用词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友人作品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与感慨。尽管生活中充满艰辛,诗人依然选择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体现了深厚的哲理。
意象分析
- 龙爪槐:象征力量与生机,预示着友人作品的生动。
- 骏马:代表奔放与激情,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金荃:象征美好的文学作品,也是对友人才能的赞美。
- 银筝:代表艺术与情感的抒发,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陈维崧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龙爪槐”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力量与生机
- C. 悲伤
- D. 富贵
-
诗人对友人的才华持什么态度?
- A. 羡慕
- B. 嫉妒
- C. 漠不关心
- D. 轻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情感的抒发,李清照以女性的细腻情感展现生活的苦乐。
- 《水调歌头》:苏轼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渴望,展现出更为豪放的气质。
解读:两者均体现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