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宫弹棋局》

时间: 2025-01-11 07:45:00

邺城台殿付尘埃,玉局依然独未灰。

妙手一弹那复得,宝奁当日为谁开。

飘零久已抛红子,埋没惟斯近紫苔。

此艺不传真可惜,摩挲聊记再看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邺城台殿付尘埃,玉局依然独未灰。
妙手一弹那复得,宝奁当日为谁开。
飘零久已抛红子,埋没惟斯近紫苔。
此艺不传真可惜,摩挲聊记再看来。

白话文翻译:

邺城的台殿已经被尘埃覆盖,然而那精致的棋局依然没有被毁灭。
如果妙手再弹,那些失去的棋子还能够找回来吗?
曾经的宝奁,究竟是为了谁而打开?
棋子早已飘零,被抛弃,唯有这片紫苔依然埋藏着往事。
此技艺不再传承实在可惜,手指轻轻摩挲,聊以纪念再来回顾。

注释:

  • 邺城:古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附近,曾为魏国的都城。
  • 台殿:指古代的宫殿、台榭。
  • 玉局:指棋盘,象征象棋的艺术。
  • 妙手:指高明的棋手。
  • 宝奁:珍贵的物品储藏箱,象征着棋艺的珍贵与美好。
  • 红子、紫苔:红子指的是棋子,紫苔则是指长满苔藓的地方,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沉淀。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的典故主要是对古代棋艺的追忆和对往昔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玉局”和“宝奁”都暗示着古代文人雅士对棋艺的重视与追求,象征着高雅的文化追求和历史的积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钦臣,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及对往事的追忆,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体现了对古代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失落与怀念。

诗歌鉴赏:

《魏宫弹棋局》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棋局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传统技艺失落的惋惜。开篇以“邺城台殿付尘埃”引入,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变迁,暗示着曾经辉煌的文化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遗忘。接着,诗人提到“玉局依然独未灰”,虽是棋局依旧,但却显得孤寂无力,象征着传统艺术的孤独与无奈。

“妙手一弹那复得,宝奁当日为谁开”中,诗人探讨了棋艺的传承与失落,感叹过去的美好已难以重现,令人感到一丝无奈与遗憾。后四句,诗人用“飘零久已抛红子”来比喻棋子的失落,以及对往昔的惋惜。而“此艺不传真可惜”则直白地表达了对传统技艺的珍视与对其消逝的哀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利用棋局这一象征,反映出人们对历史、对文化的思考与情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邺城台殿付尘埃”:表达历史的沧桑,昔日的辉煌已被遗忘。
    2. “玉局依然独未灰”:棋局虽在,然而却显得孤单,暗示传统艺术的孤独。
    3. “妙手一弹那复得”:探讨失去的美好是否还能找回。
    4. “宝奁当日为谁开”:反思过去的珍贵与现实的遗憾。
    5. “飘零久已抛红子”:象征棋子的失落与时间的流逝。
    6. “埋没惟斯近紫苔”:时间的沉淀,记忆的埋藏。
    7. “此艺不传真可惜”:遗憾传统艺术无法传承。
    8. “摩挲聊记再看来”:试图通过触摸记忆再现往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棋局比作艺术,象征传统文化的精髓。
    • 拟人:棋子“飘零”,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棋局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珍视与对其消逝的感叹,情感深沉而细腻,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反思。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邺城:历史的象征,承载着往昔的辉煌。
    • 玉局:象征棋艺的精美与传统文化。
    • 宝奁:象征着珍贵的文化遗产。
    • 红子、紫苔:棋子与苔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玉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棋局
    C. 一种游戏
    D. 一幅画

  3. “飘零久已抛红子”中“红子”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
    B. 棋子
    C. 红色的衣服
    D. 一种水果

答案:

  1. B. 宋代
  2. B. 棋局
  3. B. 棋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棋王》:描绘棋艺的诗作,表达对棋局的热爱与思考。
  • 《题棋》:通过棋局反映人生哲理,展现棋艺的魅力。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自然与文化为题材,通过梅花的意象展现人生的哲理,与《魏宫弹棋局》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钦臣及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