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湖二首 老鹤无踪野鸭飞,鸣琴声裹画船归。 伤心旧日经行地,不独人非物亦非。
白话文翻译:
老鹤已无踪影,只有野鸭在飞翔,琴声中画船缓缓归来。 令人伤心的是昔日经常行走的地方,不仅人事已非,连景物也变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鹤:指年老的鹤,常用来象征长寿或高洁。
- 无踪:没有踪迹。
- 野鸭:野生鸭子。
- 鸣琴:弹奏琴。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 经行地:经常行走的地方。
- 人非物亦非:人事已非,连景物也变了。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老鹤无踪”可能隐喻着某种失落或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生卒年不详),字九万,号菊涧,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游览西湖时,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重游西湖时所作,感慨过去的景物和人事都已改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老鹤无踪”与“野鸭飞”,以及“鸣琴声裹画船归”与“伤心旧日经行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切感慨。诗中的“老鹤”象征着过去的时光或旧日的自己,而“野鸭飞”则代表着现实的变化。琴声和画船的归航,虽然美好,却无法掩盖诗人内心的伤感。最后两句“不独人非物亦非”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对失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鹤无踪野鸭飞”:诗人通过对比老鹤的消失和野鸭的飞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 “鸣琴声裹画船归”:琴声和画船的归航,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但这种美好却与诗人的伤感形成对比。
- “伤心旧日经行地”: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经常行走的地方的怀念和伤感。
- “不独人非物亦非”:诗人深刻地表达了人事和景物的变迁,以及对失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老鹤无踪”与“野鸭飞”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 象征:“老鹤”象征着过去的时光或旧日的自己,“野鸭飞”则代表着现实的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诗人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鹤:象征着过去的时光或旧日的自己。
- 野鸭飞:代表着现实的变化。
- 鸣琴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画船归:象征着归宿或归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老鹤无踪”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时光 B. 长寿 C. 高洁 答案:A
-
诗中的“不独人非物亦非”表达了什么? A. 人事和景物的变迁 B. 人事的美好 C. 景物的静谧 答案:A
-
诗中的“鸣琴声裹画船归”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宁静而美好 B. 悲伤 C. 紧张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写西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高翥的《西湖二首》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者都描写西湖,但高翥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变迁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翥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高翥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