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堂即事 高翥 〔宋代〕
杜鹃声裹桐花落,山馆无人昼掩扃。 老去未能忘结习,自调浓墨写黄庭。
白话文翻译:
杜鹃的叫声中,桐花纷纷落下,山中的馆舍在无人时白昼也紧闭着门。 年老之后仍未能忘却旧时的习惯,自己调配浓墨书写《黄庭经》。
注释:
- 杜鹃声:杜鹃鸟的叫声,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或哀愁。
- 桐花落:桐树开花,花落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山馆:山中的馆舍,指诗人在山中的居所。
- 昼掩扃:白天也关闭门户,形容无人造访,环境幽静。
- 结习:长期形成的习惯或爱好。
- 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典之一,这里可能指书法作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九万,号菊涧,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居所的静谧景象,通过杜鹃声和桐花落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旧习惯的执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馆舍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和对旧习惯的坚持。杜鹃声和桐花落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隐喻了人生的变迁。诗人选择在无人时书写《黄庭经》,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寄托的普遍倾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杜鹃声和桐花落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季节更替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哀愁。
- 第二句描述了山馆的幽静,昼掩扃的细节强调了无人打扰的宁静。
-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旧习惯的坚持,老去未能忘结习,显示了诗人对传统的执着。
- 第四句具体描绘了诗人的活动,自调浓墨写黄庭,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道教文化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拟人:杜鹃声裹桐花落,将杜鹃声和桐花落联系起来,赋予了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
- 象征:杜鹃声和桐花落象征季节的更替和人生的变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杜鹃声:象征春天的结束和哀愁。
- 桐花落:象征季节的更替。
- 山馆无人:象征孤独和宁静。
- 黄庭:象征道教文化和书法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杜鹃声裹桐花落”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为何在山馆无人时书写《黄庭经》? A. 因为无人打扰 B. 因为喜欢孤独 C. 因为对《黄庭经》的热爱 D. 因为习惯
答案:1. A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居所的静谧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高翥的《山堂即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但高翥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翥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