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延平道上》

时间: 2025-01-11 08:36:35

自从闽峤至延平,试问归涂第几程。

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

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

多谢山家插杨柳,报侬今日是清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从闽峤至延平,试问归涂第几程。 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 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 多谢山家插杨柳,报侬今日是清明。

白话文翻译:

自从离开闽峤来到延平,我试着询问回家的路还有多远。 人们从烟雾缭绕的深山中走出,鸟儿在云雾缭绕的树丛中鸣叫。 春雨湿润了破旧的木屐,使得泥土变得滑腻,清晨的雨后,寒意透入征衣。 感谢山中的居民在门前插上杨柳,告诉我今天是清明节。

注释:

  • 闽峤:指福建的山岭。
  • 延平:今福建省南平市。
  • 烟岚:山中的雾气。
  • 润沾:湿润。
  • 破屐:破旧的木屐。
  • 征衫:旅人的衣服。
  • 山家:山中的居民。
  • 杨柳: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九万,号菊涧,南宋诗人,浙江余姚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翥在旅途中所作,描述了从福建山区到延平的旅途景色,以及清明节的习俗。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的旅途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节日的氛围。诗中“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山中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而“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则传达了旅途的艰辛和清晨雨后的寒意。最后,诗人通过山家插杨柳的细节,点明了清明节的到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自从闽峤至延平,试问归涂第几程。”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迷茫和对归途的期盼。
  • 第二句“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描绘了山中的景色,烟岚、云树、鸟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景图。
  • 第三句“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通过春泥和晓雨的描写,传达了旅途的艰辛和清晨的寒意。
  • 第四句“多谢山家插杨柳,报侬今日是清明。”点明了清明节的习俗,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鸟依云树密边鸣”,将鸟儿拟人化,赋予了它们依偎在云树边的动作。
  • 对仗:如“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与节日,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旅途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岚:山中的雾气,象征着山中的神秘与宁静。
  • 云树:云雾缭绕的树木,增添了山景的朦胧美。
  • 春泥:春天的泥土,象征着生机与变化。
  • 杨柳:清明节的象征,代表着节日的到来和家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闽峤”是指哪个地区的山岭? A. 福建 B. 广东 C. 浙江 D. 江西

  2.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山家插杨柳”是为了庆祝什么节日? A. 春节 B. 清明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3. 诗中的“润沾破屐春泥滑”描述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清明》:同样是描写清明时节的诗作,杜牧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节日的哀思。
  • 王维《山居秋暝》:王维的山水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与高翥的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高翥的《清明日延平道上》与杜牧的《清明》相比,前者更多地描绘了旅途的景色和节日的习俗,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节日的哀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宋诗选注》
  • 《高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