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偈三首 其三
作者: 释祖珠 〔宋代〕
原文展示:
玉露垂青草,金风动白蘋。一声寒雁叫,唤起未惶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露水滴落在青翠的草地上,金色的秋风轻拂着白色的水草。一声寒雁的叫声,唤起了那些尚未感到惊慌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露:指清晨的露水,形容其如玉般清澈。
- 垂:滴落,悬挂。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河湖之中。
- 寒雁:指北飞的雁,象征着寒冷的秋冬季节。
- 未惶人:尚未感到恐惧或不安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寒雁”常在古诗中象征着秋冬的到来,表现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体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祖珠,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以禅意为主,反映出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结合了自然景观与内心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可能是在一次秋游或静坐时的灵感之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生动的描写,体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两句“玉露垂青草,金风动白蘋”,白露和秋风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清新、恬静的秋日早晨。露水的细腻与秋风的凉爽形成鲜明对比,既有自然界的变化,又折射出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接下来的“寒雁”之声,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音响,打破了初秋的宁静。寒雁的啼叫不仅传达了季节的更替,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在这个变化的季节中,是否有些人仍旧心无旁骛、安然自若。这种“未惶”的状态,恰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秋日的画面,情感上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正是宋代诗词的特色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露垂青草:描绘清晨露水滴落在青草上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
- 金风动白蘋:金色的秋风拂动水中的白蘋,展现出风的轻柔与水草的灵动。
- 一声寒雁叫:一声寒雁的叫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打破了宁静。
- 唤起未惶人:提醒那些尚未感到不安的人,暗示生命中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露水比作玉,增添了诗句的美感。
- 拟人:风动水草,赋予自然以生命,突显了自然的灵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秋天的感悟与反思,表现了人们对自然更替的敏感以及面对变化时的内心状态,传达出一种淡然与超脱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露:象征清新与纯洁,体现了自然的美好。
- 金风:象征秋天的凉意,传达了季节的变迁。
- 寒雁:象征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带有一种凄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露”指的是什么?
- A. 清晨的露水
- B. 明亮的星星
- C. 一种花卉
-
诗中哪种动物的叫声唤起了人们的思考?
- A. 鸟
- B. 猫
- C. 雁
-
“未惶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恐惧
- B. 冷漠
- C. 安然
答案: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山水与人心的结合,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