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刻工卷》
时间: 2025-01-26 00:31:59
女娲补天天不漏,卷石犹穿太山溜。
郢工运斤风欲生,斫出难供孙楚漱。
云根可断亦可转,磨砻几日方成就。
梁州之贡天下无,忽然跃出东山袖。
颂功载德绝妙辞,两手不停烦刻镂。
丞相中郎字奇古,右军率更笔深秀。
东山虽老眼犹明,一一犹能论结构。
空堂考击声丁丁,丝连镂缀如絺绣。
小或蝇头大或丈,深必因肥浅必瘦。
东山择业何其贤,古人石刻今流传。
周宣中兴文石鼓,李唐九成铭醴泉。
延陵墓上止十字,荐福寺里须千钱。
行人泪堕岘山下,过客手摹江水边。
其余诸刻难尽述,东山直视如无前。
百年独守三寸铁,姓名与石同贞坚。
回看巧技未旋踵,肆中野草浮荒烟。
昌黎河东如可作,梓人圬者堪同编。
只今东山既颓矣,子孙守之上慎旃。
闭门一日白石烂,党人之碑慎勿镌。
呜呼!
党人之碑慎勿镌,千载之美,无使安民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何刻工卷
作者:吴宽
女娲补天天不漏,卷石犹穿太山溜。
郢工运斤风欲生,斫出难供孙楚漱。
云根可断亦可转,磨砻几日方成就。
梁州之贡天下无,忽然跃出东山袖。
颂功载德绝妙辞,两手不停烦刻镂。
丞相中郎字奇古,右军率更笔深秀。
东山虽老眼犹明,一一犹能论结构。
空堂考击声丁丁,丝连镂缀如絺绣。
小或蝇头大或丈,深必因肥浅必瘦。
东山择业何其贤,古人石刻今流传。
周宣中兴文石鼓,李唐九成铭醴泉。
延陵墓上止十字,荐福寺里须千钱。
行人泪堕岘山下,过客手摹江水边。
其余诸刻难尽述,东山直视如无前。
百年独守三寸铁,姓名与石同贞坚。
回看巧技未旋踵,肆中野草浮荒烟。
昌黎河东如可作,梓人圬者堪同编。
只今东山既颓矣,子孙守之上慎旃。
闭门一日白石烂,党人之碑慎勿镌。
呜呼!党人之碑慎勿镌,千载之美,无使安民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女娲补天的故事开篇,表达了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刻工的艰辛。接着提到古代名工的技艺,和他们所留下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工具、技法的描绘,展现了刻工在艺术创作中的不屈精神与对传统的继承。后面提到历史上的名碑,强调了刻工技艺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后辈的叮嘱:要珍视这些文化遗产,谨慎对待历史的铭刻。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在这条艺术道路上的坚持与执着。
注释:
-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传说她用五彩石补天。
- 郢工:指古代著名的工匠,郢是地名,象征工匠技艺。
- 孙楚:指孙过庭,东晋书法家,以书法和刻工著称。
- 东山:指东山的工匠或艺术家,象征传统技艺的传承。
- 丞相中郎:指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 昌黎河东: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强调文化人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宽,明代诗人,以其诗词中对工艺的细致描写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而著称。
创作背景:在明代,社会对工匠技艺的重视逐渐上升,吴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刻工技艺的赞美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刻工的艰辛与技艺,运用丰富的比喻与典故,展现了工艺美术的魅力。诗人将女娲补天、历史名工的事迹融入其中,强调了传统技艺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刻工不单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对历史的铭记。诗中“百年独守三寸铁,姓名与石同贞坚”的句子尤为打动人心,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坚韧与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四句描绘了古代工匠的技艺与艰辛,表现了对工匠劳动的赞美。
- 中间部分通过对名工的追忆,强调了刻工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 后续则是对后辈的告诫,提醒人们珍视文化遗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根可断亦可转”,形象地表现了技艺的灵活和变化。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展开,表达了对传统技艺的敬重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女娲:象征创造与修复。
- 工匠:象征对艺术与传统的执着。
- 石刻:文化的载体,象征历史的印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吴宽的《题何刻工卷》主要描绘了哪个职业的技艺?
- A) 书法家
- B) 刻工
- C) 画家
-
诗中提到的“女娲”与哪个故事有关?
- A) 造人
- B) 补天
- C) 刻石
答案:
- B) 刻工
- B) 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工匠精神》:探讨古代工匠精神与现代工艺的关系。
- 《刻石铭文的美学》:分析古代石刻的艺术价值。
诗词对比:
- 《题都城南庄》(王维):同样关注传统与自然的结合。
- 《石鼓歌》(王勃):表达对历史遗产的珍视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文化遗产与工艺美术》
- 《古代工匠精神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