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声木兰花》

时间: 2025-01-27 03:14:39

平分一片蕉阴绿。

相对妾身原似玉。

细雨归帆。

临别啼珠忽满衫。

断鸿双鲤曾无便。

惊喜竹西廊下见。

记否檀奴。

衣袖当时水墨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分一片蕉阴绿。相对妾身原似玉。
细雨归帆。临别啼珠忽满衫。
断鸿双鲤曾无便。惊喜竹西廊下见。
记否檀奴。衣袖当时水墨图。

白话文翻译

这片蕉树的阴影被均匀地分开,映衬着我如玉般的肌肤。
细细的雨水下着归帆,临别时泪珠不由自主地湿透了衣衫。
那断鸿和双鲤也曾无缘相见,今天却在竹林西边的廊下惊喜重逢。
你还记得檀奴吗?当时的衣袖如水墨画般美丽。

注释

  • 蕉阴:蕉树的阴影,象征着清凉和幽静。
  • 妾身:自称,古代女性的谦称。
  • 啼珠:泪珠,形容离别时的悲伤。
  • 断鸿:孤独的鸿雁,象征离别和孤独。
  • 双鲤:两条鲤鱼,常象征吉祥与美好。
  • 檀奴:古代对女性的称谓,指的是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1642-1710),清代诗人,字云卿,号竹山,晚号竹翁,江苏常熟人。顾贞观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

创作背景

《偷声木兰花》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敏感情感。

诗歌鉴赏

《偷声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切的情感。首句“平分一片蕉阴绿”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夏日气息,而“相对妾身原似玉”则将自然美与人身之美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恬静而高雅的氛围。随后的“细雨归帆”中,细雨轻柔,带走了离别的愁绪,却又在“临别啼珠忽满衫”中将悲伤具象化,体现了离别时的无奈与痛楚。

接下来的“断鸿双鲤曾无便”表达了对已逝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无常的感慨,而“惊喜竹西廊下见”则让人感受到重逢的惊喜与温暖。最后一句“记否檀奴”,唤起了对往昔的追忆,衣袖的“水墨图”更是增添了诗的艺术感,仿佛将心中的情感用水墨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留下了一种惆怅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情的思索,令人沉醉在其清丽的意境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分一片蕉阴绿:蕉树的阴影被均匀分开,象征着宁静的环境。
  2. 相对妾身原似玉:与我相对,肌肤如玉,暗示女性的美丽。
  3. 细雨归帆:细雨中归船,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离别情景。
  4. 临别啼珠忽满衫:离别时泪水如珠般湿透了衣衫,表达哀伤。
  5. 断鸿双鲤曾无便:孤鸿与双鲤的离别,象征着孤独与无缘。
  6. 惊喜竹西廊下见:在竹子西边的廊下,意外重逢,带来惊喜。
  7. 记否檀奴:询问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记忆。
  8. 衣袖当时水墨图:衣袖如水墨画般美丽,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性的肌肤比作玉,增强美感。
  • 拟人:用“啼珠”形容眼泪,赋予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蕉阴、鸿雁、鲤鱼等意象,象征自然与人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浓厚的抒情气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蕉阴:象征宁静与清凉,营造诗的氛围。
  • 水墨图:象征美丽与艺术,代表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分一片蕉阴绿”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哀伤
    • B. 宁静
    • C. 欢喜
  2. “临别啼珠”中的“啼珠”指的是什么?

    • A. 音乐
    • B. 眼泪
    • C. 珠宝
  3. 诗中提到的“檀奴”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温庭筠《更漏子》:描写情感细腻,与本诗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偷声木兰花》 vs 《如梦令》:两首诗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偷声木兰花》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如梦令》则更加直接地表达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顾贞观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