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27:03

阮生未老各情亲,谁道先生不觌邻。

莫管弹丸惊鸭者,岂无沽酒与鱼人。

何曾膝上推文度,亦许车中载小陈。

赐第京师即山铸,得如跳出软红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生未老各情亲,
谁道先生不觌邻。
莫管弹丸惊鸭者,
岂无沽酒与鱼人。
何曾膝上推文度,
亦许车中载小陈。
赐第京师即山铸,
得如跳出软红尘。

白话文翻译:

阮生年纪虽轻却情谊深厚,
谁说先生不与邻居见面。
不必去管那惊动鸭子的弹丸,
难道没有酒可与渔人相酬?
从未在膝上推敲诗文,
也许在车中载着小陈。
赐给京城的官职就像山中的铸造,
希望能像跳出这软红尘般自由。

注释:

  • 阮生:阮籍,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表现了个体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 觌邻:见面,接触。
  • 弹丸:指小物体,这里隐喻小事。
  • 沽酒:买酒,饮酒的意思。
  • 膝上推文度:指在膝上写作或讨论诗文。
  • 车中载小陈:小陈可能是指朋友或学生,这里暗示在车中与人交谈。
  • 赐第:指被授予官职或封地。
  • 软红尘:指世俗的纷扰与尘世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先,号云谷,宋代诗人,以豪放、清新著称,擅长古诗,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刘克庄的中年时期,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此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开篇的“阮生未老各情亲”,不仅点明了主题中的友情与亲情,也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敏感。接下来的句子“谁道先生不觌邻”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看法的质疑,表现出一种逆反的精神。诗中通过“莫管弹丸惊鸭者”这一比喻,强调了对小事的不在意,反映出诗人心中那种超然的态度。

“岂无沽酒与鱼人”则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调侃和豁达,尽管外界纷扰,但依然能够与朋友畅饮,享受生活的乐趣。后面的“何曾膝上推文度”与“亦许车中载小陈”则显示出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反思,质疑自己是否真的参与了诗文的讨论。最后的“赐第京师即山铸,得如跳出软红尘”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的强烈愿望,向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阮生未老各情亲:阮籍虽年轻,却与朋友情深意切,展示了年轻人的活力与情感。
  2. 谁道先生不觌邻:质疑外界对诗人不与邻居交往的看法,反映出一种对自由交往的向往。
  3. 莫管弹丸惊鸭者:隐喻生活中的琐事,表明诗人对这些小事的不屑一顾。
  4. 岂无沽酒与鱼人:暗示诗人在世俗中仍然能与朋友畅饮,保持内心的乐趣。
  5. 何曾膝上推文度: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在创作与讨论上有所投入。
  6. 亦许车中载小陈:可能暗示在外出途中,依然能与人交流。
  7. 赐第京师即山铸:表达对官职的渴望,但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的警惕。
  8. 得如跳出软红尘:向往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弹丸”比喻生活中的小事情,强调不值得在意。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形成一种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个人理想与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向往自由、超脱尘世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阮生:象征年轻和情义。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人际交往。
  • 弹丸:象征生活的小烦恼。
  • 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阮生”指的是哪位文学家? A. 杜甫
    B. 阮籍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弹丸”是指什么? A. 一种饮品
    B. 小事
    C. 大事
    D. 朋友

  3. “得如跳出软红尘”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渴望当官
    B. 渴望自由
    C. 渴望财富
    D. 渴望名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饮中八仙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强调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对世俗的反思,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洒脱。两者都是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但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更为内敛和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