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孝子黯复仇》

时间: 2025-01-11 14:18:30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董孝子黯复仇
作者: 贺知章 〔唐代〕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我心中苦苦思念的事情已经十年了,都是为了复仇和报恩。如今情感已经消散,站在碧山之上,我已满头白发。

注释:

  • 十年:指十年的时间,表明思念和苦恼的时间之长。
  • 心事:内心深处的忧虑和苦闷。
  • 惟为:只为了,强调目的。
  • 复恩仇:复仇和报恩,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 两意:指复仇和报恩这两种情感。
  • 碧山:可能指代高远的山,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 白头:形容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无奈和悲凉。

典故解析:

“董孝子”指的是董永,传说中为报恩而千辛万苦,最终选择复仇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对孝道的重视和复仇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703年,晚年以“白头”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小事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贺知章的晚年,反映了他经历的苦恼与思考,可能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

诗歌鉴赏:

《董孝子黯复仇》是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诗歌,通过简单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情感纠葛的思考。诗的前两句“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道出了诗人心中长久的痛苦与执念,十年的积累,既是对往昔的追忆,也是对未了情的无奈。后两句“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将诗人的心境以“碧山”作为意象,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同时“白头”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复仇情感的无奈。整体来看,诗歌透过对时间和情感的反思,展现了复杂的人性与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心事苦”:十年的时间里,心中积累了无尽的苦恼。
  • “惟为复恩仇”:这一切的痛苦和思念,都是为了复仇和报恩的情感。
  • “两意既已尽”:复仇和报恩这两种情感已经到了尽头。
  • “碧山吾白头”:在碧山之上,我已满头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复恩仇”与“白头”形成工整的对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碧山作为理想和追求的象征,白头则反映了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复仇与报恩的复杂情感,结合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碧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隐喻着诗人对未来的渴望。
  • 白头: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年心事苦”表达了什么情感?
    A.快乐 B.痛苦 C.无聊

  2. “碧山吾白头”中的“白头”象征什么?
    A.年少 B.时间的流逝 C.富贵

  3. 诗中提到的“两意”指的是哪两种情感?
    A.快乐与悲伤 B.复仇与报恩 C.友情与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

诗词对比: 贺知章的《董孝子黯复仇》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加侧重于复杂的人性和情感的纠葛,而后者则更注重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时光的珍惜。两者在情感深度和表现形式上各具特色,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