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瑶池(神仙词)》
时间: 2025-01-11 10:0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宴瑶池
作者:奚岊 〔宋代〕
紫鸾飞舞,又东华宴罢,归步凝碧。
缥缈天风吹送睡,冷冷佩声清逸。
表童两两,争笑捻琪花半折。
羽衣寒露香披,翠幢珠辂去云疾。
西真还又传帝敕。
霞城检校,问学仙消息。
玉府高寒,有不老丹容,自然琼液。
人间尘梦,应误认烟痕雾迹。
洞云依约开时,丹华飞素白。
白话文翻译
紫色的鸾鸟在空中飞舞,东华的宴会刚刚结束,我缓缓地走回凝碧山。
缥缈的天风轻轻吹来,让人昏昏欲睡,耳边传来清晰的佩饰声。
童子们成双成对,嬉笑着捏折那半开的琪花。
羽衣在寒露的香气中披拂,华丽的车辇快速地穿云而去。
西方的仙人又传来了皇帝的诏令,
霞城的检校询问学习仙术的消息。
在玉府的高寒之地,有不老的仙丹,自然流出琼液。
人间的尘梦,常常误以为是烟雾的痕迹。
洞中的云雾依依不舍地打开,丹华如素白般飞舞。
注释
- 紫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祥瑞与高贵。
- 东华:指东华山,传说中的仙境。
- 佩声:指佩饰发出的声音。
- 琪花:美丽的花朵。
- 羽衣:仙人所穿的衣服,常用以表现其飘逸高洁。
- 翠幢珠辂:华丽的车马,象征着仙界的奢华。
- 帝敕:皇帝的命令,通常指仙界的统治者。
- 不老丹:传说中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奚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仙境、神话故事著称。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想象力,常常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
创作背景
《宴瑶池》写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时代,诗人通过对仙界的描绘,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渴望。此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教文化的热衷,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宴瑶池》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宴会场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开头的“紫鸾飞舞”便为整首诗奠定了梦幻的基调,带来一种飘渺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宴后归程中的情景,缥缈的天风与佩声相伴,形成了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
在诗中,童子嬉笑捻花的画面生动而灵动,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气息。而“羽衣寒露香披”则传达出一种清冷高远的仙气,与后面的“翠幢珠辂去云疾”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仙界的华丽与神秘。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深邃,提及了不老丹和人间尘梦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对永恒与现实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感受自然与人间的同时,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鸾飞舞,又东华宴罢,归步凝碧。
- 描述了宴会结束后的归途,紫鸾象征着美好与祥和,凝碧暗示了归途的宁静。
-
缥缈天风吹送睡,冷冷佩声清逸。
- 天风轻拂,令人昏沉,佩饰的清响增添了梦幻的气氛。
-
表童两两,争笑捻琪花半折。
- 童子们嬉笑玩耍,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欢乐。
-
羽衣寒露香披,翠幢珠辂去云疾。
- 仙人的羽衣与华丽的车辇,展现了仙界的奢华,快速而去,形成动感。
-
西真还又传帝敕。
- 传达了仙界的神秘与权威,帝敕象征着仙人的命令。
-
霞城检校,问学仙消息。
- 在霞城询问学习仙术的消息,体现了对仙界知识的追求。
-
玉府高寒,有不老丹容,自然琼液。
- 描绘了高寒的玉府和长生不老的仙丹,象征着对长生的渴望。
-
人间尘梦,应误认烟痕雾迹。
- 指出人间的幻梦与真实的对比,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
洞云依约开时,丹华飞素白。
- 最后以洞云和丹华的意象,展现出一种美丽而飘渺的景象,留给人们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紫鸾飞舞”比喻美好的事物。
- 拟人:如“争笑捻琪花”,赋予童子以生动的形象。
- 对仗:如“羽衣寒露香披,翠幢珠辂去云疾”,形成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现实、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鸾:象征祥和与美好。
- 羽衣:代表仙人的飘逸与超凡。
- 琪花:象征青春与活力。
- 不老丹:代表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 云雾:象征神秘与幻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宴瑶池》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奚岊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紫鸾”象征什么?
A. 生命
B. 美好与祥和
C. 财富
D. 悲伤 -
“羽衣寒露香披,翠幢珠辂去云疾。”这句描绘了什么?
A. 仙界的奢华
B. 人间的繁华
C. 自然的美丽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宴瑶池》与《庐山谣》:两者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与理想的生活,但《宴瑶池》更侧重于仙境的描绘,而《庐山谣》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 《宴瑶池》与《长恨歌》:前者追求仙境的超脱,后者则是对人世间爱情的深刻描绘,两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