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障子歌》
时间: 2025-01-11 06:13: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树障子歌
作者: 孙一元 〔明代〕
眼底何人画松树,一株两株拂烟雾。
青入石泉形影空,老摧岩壑愁日暮。
山鬼作灵夭矫行,于菟受缚却回顾。
摩挲双眼看不真,恍然步入庐山路。
气寒心悸狂欲踆,仰面大叫真宰怒。
雷霆排空顷刻成,茅堂却被风拔去。
停杯收卷起长嗟,四壁秋声雨如注。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幅松树的画面,似乎在问谁在眼前描绘松树,那一株、两株松树轻拂着烟雾。青色的松树映入石泉中,影子如同空灵的存在,老树在岩石和山谷中被摧残,愁苦在日落时分袭来。山中的鬼神似乎在灵动,像是被束缚的兔子却又回头寻找。用手摩挲着双眼却看不清楚,恍惚间走入庐山的道路。寒气袭来,心中惶惶不安,仰面大叫,真如天怒。雷声如排空而来,瞬间茅屋被狂风刮走。停下杯子,卷起书卷,长叹一声,四周的秋声伴着如注的雨水。
注释:
- 眼底:眼前、眼中。
- 松树:指松树的形象,象征坚韧、长青。
- 青入石泉:青色的松树映入石泉,形象空灵。
- 老摧岩壑:老树被摧残,映衬出环境的艰苦。
- 山鬼:山中的神灵,代表自然的神秘。
- 摩挲:用手轻轻抚摸。
- 庐山:指庐山,著名的风景区,象征美好的境地。
- 仰面大叫:向上呼喊,表达内心的愤怒与无奈。
- 雷霆排空:强烈的雷声,象征自然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一元,明代诗人,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质朴而富有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引发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松树障子歌》创作于明代,诗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政治动荡与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激发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松树障子歌》以松树为主线,通过描写松树的形象,引发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用“眼底何人画松树”引入,带有一种幽幽的思索气氛,令人产生对松树的好奇与向往。接着,诗人通过“青入石泉形影空”的描绘,展现了松树的孤独与坚韧,松树如青色的影子,映在清澈的泉水中,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不平凡与孤独。
当诗人提及“老摧岩壑愁日暮”,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残酷,松树在岩石与山谷中经历了岁月的摧残,愁苦伴随着日暮的降临。接下来的“山鬼作灵夭矫行”,则赋予自然以灵性,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山鬼的灵动使得山林更显神秘。
整首诗在描写中逐渐引入情感的高潮,诗人因“气寒心悸”而感到不安,仰天大叫,体现了内心的愤怒与无奈,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无力反抗。最后,随着“停杯收卷起长嗟”,秋声与雨声的交织,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画面,令人心生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眼底何人画松树:引出松树的描绘,隐含诗人对创作的思考。
- 一株两株拂烟雾:松树在烟雾中摇曳,象征着自然的幽静。
- 青入石泉形影空:松树的倒影映在泉水中,体现出一种空灵的美感。
- 老摧岩壑愁日暮:老树在岩石中经历磨难,愁苦随夕阳而来。
- 山鬼作灵夭矫行:山中的神灵游动,表现自然的神秘与灵动。
- 于菟受缚却回顾:回头凝视,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不舍。
- 摩挲双眼看不真:双眼无法看清,隐喻对现实的迷惑。
- 恍然步入庐山路:进入庐山的境地,象征美好的向往。
- 气寒心悸狂欲踆:寒气袭来,心中不安,表现出内心的恐惧。
- 仰面大叫真宰怒:对自然的愤怒与无奈,表现出对命运的不满。
- 雷霆排空顷刻成:雷声轰鸣,象征自然力量的无情。
- 茅堂却被风拔去:茅屋被狂风刮去,表现出人对自然的脆弱。
- 停杯收卷起长嗟:长叹一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 四壁秋声雨如注:秋天的雨声萧瑟,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坚韧的象征。
- 拟人:赋予山鬼以灵性,显示了自然的神秘。
- 对仗:如“停杯收卷”与“长嗟”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松树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生命力。
- 山鬼:代表自然的灵性与神秘。
- 秋声:传达孤寂与思索的情感。
- 雷霆: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眼底何人画松树”中的“眼底”意思是: a) 眼睛的底部
b) 眼前
c) 眼睛的颜色 -
诗中“气寒心悸狂欲踆”表达了诗人的: a) 快乐
b) 不安
c) 兴奋 -
诗中提到的“庐山”象征: a) 美好的境地
b) 贫穷
c) 遥远的地方
答案:
- b) 眼前
- b) 不安
- a) 美好的境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秋夕》 - 杜牧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慨。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夜晚的描写,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