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四明教主》

时间: 2024-10-17 03:02:55

古疏传深旨,清流照瘦颜。

四方来问道,半世不离山。

养鹤怜终洁,看云许共间。

仍闻焚纪质,几欲别人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疏传深旨,清流照瘦颜。
四方来问道,半世不离山。
养鹤怜终洁,看云许共间。
仍闻焚纪质,几欲别人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深邃的道理,清澈的流水映照出我的憔悴面容。来自四方的人们前来询问道理,而我却在这座山中度过了半生。养鹤让我怜惜那份纯洁,仰望云彩也期待能与之共处。然而,耳边仍然传来焚烧经典的声音,我几乎想要离开这世俗的纷扰。

注释:

  • 古疏:指古老朴素的道理。
  • 清流:清澈的流水,象征心境的清明。
  • 瘦颜:形容面容憔悴,暗示生活的清苦。
  • 四方来问道: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求教。
  • 半世不离山:在山中隐居了半生。
  • 养鹤:指养鸟,象征追求清静的生活。
  • 焚纪质:指焚烧经典,象征对传统与道德的轻视。

典故解析:

  • 四明教主:指的是作者所寄托的精神领袖,象征着道教的隐士文化。
  • 焚纪质:可能暗指当时社会对经典的忽视与对物质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秘演,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主张清静无为的生活方式,常在山中隐居,以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隐居之时,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反映了道教文化对隐士生活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流、鹤、云等意象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提到“古疏传深旨”,表明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同时“清流照瘦颜”则反映出他在清静环境中的自我审视,透出一丝忧伤与孤独。接下来的“四方来问道”描绘了他在隐居生涯中所受的尊敬与求知者的渴望,但“半世不离山”又显露出他对世俗的淡漠和不愿回归的态度。

“养鹤怜终洁”一句,表现出作者对清静生活的珍视,鹤作为高洁的象征,恰恰与他的隐士身份相契合。对云的期待则是一种对高远理想的向往,表明他渴望与自然、与道的和谐共处。然而,最后一句“仍闻焚纪质”则突显出一种矛盾心理,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对外界风气的不满与无奈,让整首诗在宁静与喧嚣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疏传深旨:古老的道理传达了深刻的哲理。
  2. 清流照瘦颜:清流映照出我憔悴的面庞,表现出内心的清净与外在的疲惫。
  3. 四方来问道:各地的人们前来寻求智慧。
  4. 半世不离山:我在这山中已隐居多年,不愿离开。
  5. 养鹤怜终洁:我养鹤,心中怜惜那份洁净。
  6. 看云许共间:我仰望云彩,期望能与之共享宁静。
  7. 仍闻焚纪质:然而耳边却传来焚烧经典的声音。
  8. 几欲别人间:我几乎想要逃离这纷扰的世间。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内心的清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清流、鹤、云等意象都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隐士的生活与理想,表达了对自然清净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反思,揭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流:象征心灵的纯净与清澈。
  • :象征高洁、超然的生活态度。
  • :象征向往与理想的自由状态。
  • 焚纪质:象征对传统的毁坏与世俗的干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疏”指的是什么? A. 现代的道理
    B. 古老的道理
    C. 自然的法则
    D. 个人的感受

  2. 诗人想要逃离的是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纷扰的世俗
    C. 朋友的陪伴
    D. 经典的学习

  3. “养鹤怜终洁”中,鹤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清洁与高洁
    C. 朋友
    D. 生活的平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作品相比,释秘演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与内心的孤独,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恬淡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