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希德》

时间: 2025-01-11 14:49:41

山东持木铎,高识世难群。

览照惊秋鬓,看碑见旧文。

救时曾抗牍,退迹欲眠云。

帐外横经者,清朝已立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贾希德
作者: 释秘演 〔宋代〕

山东持木铎,高识世难群。
览照惊秋鬓,看碑见旧文。
救时曾抗牍,退迹欲眠云。
帐外横经者,清朝已立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身处山东,手握木铎,象征着他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不平之事的反抗。他在秋天的景色中感到惊讶,仿佛秋天的皓发提醒着他时光的流逝。他在碑文上看到往昔的文字,感慨历史的沉重。诗人曾为拯救时局而努力,但如今他渴望隐退于云端,享受宁静的生活。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已经有清朝的勋臣在帐外横行,象征着新旧势力的交替。

注释:

  • 持木铎:持有木铎,古代用于召集和传达命令的工具,象征着权威和声音。
  • 世难群:对世事的深入了解,能够超越一般人。
  • 览照:观察和照耀。
  • 惊秋鬓:秋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意外,"鬓"指头发,暗指年华已逝。
  • 救时曾抗牍:曾经奋发图强,试图挽救时局,"牍"指公文。
  • 退迹欲眠云:渴望隐退,像云一样悠然自得。
  • 横经者:横行于世的人,指掌权者。
  • 清朝已立勋:指清朝的建立和权力的更迭。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释秘演,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诗论见长,作品常表达对时局的关注与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诗歌鉴赏:

《贾希德》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山东的木铎不仅是诗人身份的象征,更是他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诗中提到的“救时曾抗牍”,显示了他曾经为社会奋斗的精神,但如今的他却渴望归隐,反映出一种对无望政治的无奈和失落。

从情感表达上看,诗人在秋天的景象中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惆怅。秋天象征着成熟和衰落,也让人不禁思考自己的处境与历史的轮回。“帐外横经者,清朝已立勋”一句,既是对新朝兴起的感慨,也是对旧时光的告别,揭示出权力更替带来的无常与不安。

整首诗在意象的排列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概。诗人通过对物象的描绘,传达了他对世事的深刻理解与反思,表现出一种儒者的情怀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山东持木铎:表示诗人在山东,手中握有象征权威的木铎,暗示其身份与责任。
    2. 高识世难群:形容诗人对世事的独到见解,能够超越常人。
    3. 览照惊秋鬓:通过观察秋天的景色,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令人震惊。
    4. 看碑见旧文:在碑文中看到历史的文字,感慨往昔的沉重。
    5. 救时曾抗牍:回忆起自己曾经为拯救时局而努力的经历。
    6. 退迹欲眠云:现在却渴望隐退于云端,享受宁静的生活。
    7. 帐外横经者:指新朝的权力者,展示社会的变迁。
    8. 清朝已立勋:指清朝的建立,暗示历史的更替与个人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木铎”比作权威之象,展现诗人身份。
    • 对仗:诗句之间构成对称,如“救时曾抗牍,退迹欲眠云”。
    • 夸张: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体现出时间的飞逝和人生的无常。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思与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木铎:象征权威与责任,代表着对社会的期望与担当。
  • 秋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暗示年华已逝。
  • 碑文:象征历史的沉重,提醒人们对往昔的追忆。
  • :象征自由与隐逸,代表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持木铎”象征着什么? A. 权威与责任
    B. 无奈与失落
    C. 自由与隐逸

  2. “救时曾抗牍”指的是诗人曾经: A. 反抗权威
    B. 为拯救时局而努力
    C. 隐退于云端

  3. “清朝已立勋”中的“清朝”指哪个朝代? A. 汉朝
    B. 唐朝
    C. 清朝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贾希德》都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前者更关注国事,后者则侧重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