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渡江》
时间: 2025-01-25 01:42:58意思解释
京口渡江
原文展示:
轻帆如叶下吴头,
晚景苍茫动客愁。
云净芜城山过雨,
江空瓜步雁横秋。
铃音几处烟中寺,
镫影谁家水上楼。
最是二分明月好,
玉箫声里宿扬州。
白话文翻译:
轻盈的帆船像叶子一样飘荡在吴地的水面上,
晚霞苍茫,勾起了游子的愁绪。
雨过后,云层明净,芜城的山影更显清晰,
江面空荡荡的,孤雁在秋天的天空中横飞。
几处寺庙的铃声隐约传来,
水面上,谁家的灯影摇曳不定。
最美的莫过于这二分明月,
在悠扬的玉箫声中,我在扬州入宿。
注释:
- 吴头:指江南地区,尤其是江苏一带。
- 苍茫:形容景色模糊而广阔,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 芜城:指南京,因其地势多山而得名。
- 瓜步:古代对长江的一种称呼。
- 铃音:指寺庙的钟声。
- 镫影:指灯光的影子。
- 二分明月:指明月的美好,二分指的是月亮的阶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潮,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作品多描写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他的诗以清丽见长,擅长描写夜景和秋景,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京口渡江》创作于江南,正值夕阳西下,诗人乘船渡江,目睹了江边的美景与人文情景,心中涌起思乡之情,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京口渡江》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首联“轻帆如叶下吴头”,以轻盈的帆船比作叶片,生动传达了水面宁静的氛围,直观地展现了江南的水乡风光。接下来的“晚景苍茫动客愁”,则将景色与情感结合,晚霞的苍茫勾起了诗人的愁绪,暗示着离乡游子的孤独感。
“云净芜城山过雨”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山影更显得清晰,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美。而“江空瓜步雁横秋”则通过孤雁飞翔来表现秋天的空旷与寂寥,使得游子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后面的几句“铃音几处烟中寺,镫影谁家水上楼”,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江边寺庙的宁静与水上人家的温馨,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最后一句“最是二分明月好,玉箫声里宿扬州”,将月亮与音乐结合,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悠扬的箫声中,游子似乎找到了归宿感。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合了人文情感,展现了浓厚的思乡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帆如叶下吴头:将帆船轻盈地比作树叶,展现了江南的轻快与清新。
- 晚景苍茫动客愁:晚霞模糊,暗示了游子的愁苦。
- 云净芜城山过雨:雨后的清新,展现了芜城(南京)的自然风光。
- 江空瓜步雁横秋:孤雁飞翔于空,渲染了秋天的寂寥。
- 铃音几处烟中寺:寺庙的铃声在烟雾中传来,增添了神秘感。
- 镫影谁家水上楼:水面上灯光摇曳,表现了江边人家的温暖。
- 最是二分明月好:二分明月的美好,象征了心灵的宁静。
- 玉箫声里宿扬州:在音乐中感受到归属感,体现了对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帆如叶”,形象生动。
- 对仗:如“铃音几处烟中寺,镫影谁家水上楼”。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增强情感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美景,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轻帆: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 晚景:代表生命的晚年,或游子归乡的期盼。
- 明月:象征美好、宁静的生活。
- 玉箫声:代表传统文化与内心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轻帆如叶”表达了什么意象? A. 船的重量
B. 船的轻盈
C. 船的破损
答案: B -
“晚景苍茫动客愁”中的“客愁”指的是谁的愁绪? A. 渔夫
B. 游子
C. 僧人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二分明月”象征着什么? A. 寂寞
B. 美好
C. 伤感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但董潮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白居易则更关注于友谊和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董潮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