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梅亭别》
时间: 2025-02-04 13:32: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亭别。梅亭别。梅亭回首都如雪。
粉融融。月濛濛。月上小车,归去小楼空。
当时曾傅新妆薄。而今一任花零落。
朝随风。朝随风。竹外孤根,犹与幽径通。
长相忆。无消息。庾岭沈沈云暗碧。
玉痕惊。对离情。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
年来素袂香不灭。此心无限凭谁说。
夜绵绵。路漫漫。愁听枕前,吹彻笛声寒。
白话文翻译
在梅亭分别,梅亭分别,回首梅亭,白雪般的情景依旧。
粉色的花瓣融化在月光下,月光朦胧,
小车在月光下归去,小楼却空无一人。
当初我曾轻装上阵,如今却任凭花瓣零落。
朝风轻拂,朝风轻拂,竹外孤根,仍与幽径相通。
长久以来,我思念着你,却没有任何消息。
庾岭的云层沉沉,暗淡如碧。
玉痕的惊动,面对离情,无法奈何,
水远天阔,琼城隔万里。
这些年我衣袂素素,香气不灭。
此心无尽,向谁倾诉?
夜漫漫,路漫漫,愁苦中听见枕边吹彻的寒笛声。
注释
- 梅亭:梅花的亭子,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感情。
- 粉融融:形容花瓣的娇嫩。
- 月上小车:在月光下的小车,暗示归途的孤独。
- 傅新妆:形容曾经的美丽和新妆的装扮。
- 庾岭:指庾岭,古地名,象征着遥远和隔离。
- 玉痕:形容美好的痕迹或感情。
- 琼城:象征美好的地方,但因遥远而显得难以抵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雍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词多以婉约风格见长,常表达对爱情和自然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离别的时刻,诗人通过梅花和亭子的意象,寄托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情感的惋惜。
诗歌鉴赏
《梅花引·梅亭别》通过梅亭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的离别氛围。诗中反复提到的“梅亭”象征着美好的回忆,而“雪”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冷却。诗人在回首往昔时,感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如雪般的凄凉与孤独。
“粉融融,月濛濛”两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美丽,但同时也显现出一种虚幻的感觉。在“月上小车,归去小楼空”中,归途的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人似乎已经无法再回到那个充满生机的地方。
“长相忆,无消息”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岁月流逝,思念却依旧如影随形,而“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则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渴望和无奈,情感的隔阂令人感到无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怀念,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亭别:开篇即引入离别的主题,梅亭象征着美好回忆。
- 梅亭回首都如雪:回首往昔,情感如雪般冷清。
- 粉融融,月濛濛:描绘了夜晚的美丽与柔和,暗含了内心的孤寂。
- 小车,归去小楼空:象征着孤独的归途,昔日的热闹已不复存在。
- 当时曾傅新妆薄:回忆往昔的美好,增添一份对比之感。
- 而今一任花零落:花瓣的零落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
- 朝随风:朝风轻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竹外孤根:象征着孤独的生命与情感的孤立。
- 长相忆:表达了深情的思念之情。
- 庾岭沈沈云暗碧:象征着远方的隔离与心情的沉重。
- 玉痕惊,面对离情:对美好回忆的惊讶与无奈。
- 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表达了遥远距离带来的痛苦。
- 年来素袂香不灭:尽管岁月流逝,思念依旧。
- 此心无限凭谁说:感情深厚却无处倾诉。
- 夜绵绵,路漫漫:夜色深沉,路途漫长,愁苦难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梅亭”比喻美好回忆。
- 拟人:如“粉融融”,花朵似乎有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音韵和谐,增添了律动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及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常与离别和思念相联系。
- 亭:象征美好回忆的场所。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常用来烘托情感。
- 竹:象征清雅与孤独。
- 云:象征隔离与遥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梅亭”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回忆
- B. 离别的痛苦
- C. 孤独的人生
- D. 朋友的相聚
-
“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中的“琼城”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地方
- B. 现实生活
- C. 朋友的家
-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相见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侧重于女性细腻的情感表达。朱雍的《梅花引·梅亭别》则展现了更为沉重的离别情绪,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