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
时间: 2025-01-26 23:49: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
杜鹃声,不堪听,别泪暗倾,良宵空月明。
冰蚕丝断琅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
短长亭,几千程。归计未成,愁随江水生。
白话文翻译:
晚上的云彩凝聚成团,烟雾横流,烟草茫茫,云树平展。
杜鹃的叫声令人难以忍受,泪水暗自倾洒,良辰美景下的月光显得空旷明亮。
冰蚕的丝线断了,琅玕的花瓣也折了,湘妃的竹子死去,青冥的天空也裂开。
短亭长亭,走了几千里路,归家的计划仍未成,愁绪随着江水而生。
注释:
- 晚云凝:傍晚时分的云彩聚集在一起。
- 烟草茫茫:烟雾缭绕,草木模糊不清。
- 杜鹃声:杜鹃鸟的叫声,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 冰蚕丝断:冰蚕的丝线已经断裂,象征着脆弱和失去。
- 琅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美丽的花。
- 湘妃竹:传说中的湘妃,因悲痛而使竹子枯死,象征着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政治才华而闻名,尤其在诗词方面,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梅花引》创作于刘基的晚年,正值其人生的沉浮之际,诗中流露出浓厚的离愁别绪,正反映了他在政治和个人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境。
诗歌鉴赏:
《梅花引》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开篇以“晚云凝,晚烟横”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夜晚,云烟交融,意象朦胧,给人一种愁绪弥漫的感觉。紧接着杜鹃的哀鸣,似乎在呼应诗人的心情,杜鹃声声,令人不堪忍受,恰如此时此刻的心境。
中间部分提到“冰蚕丝断琅玕折”,冰蚕与琅玕都是脆弱之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痛楚与失落。湘妃竹的死去,更是暗藏着历史的悲剧,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画面。
最后一句“愁随江水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愁绪如江水般绵延不绝,无法割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惆怅,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云凝,晚烟横:描绘了傍晚时分云彩和烟雾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氛围。
- 烟草茫茫云树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模糊不清,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迷茫。
- 杜鹃声,不堪听:杜鹃的叫声让人感到难以忍受,正反映了诗人的痛苦。
- 别泪暗倾:泪水在暗中流淌,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 良宵空月明:在美好的夜晚,空旷的月光似乎更加衬托出孤独与失落。
- 冰蚕丝断琅玕折:象征着脆弱与失去的美好事物。
- 湘妃竹死青冥裂:湘妃竹的死去象征着悲伤与失落的延续。
- 短长亭,几千程:短亭与长亭的交替,暗示着人生的旅途漫长而艰辛。
- 归计未成,愁随江水生:归家的愿望未能实现,愁绪如江水般不断流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杜鹃的叫声比作愁苦,形象生动。
- 对仗:如“短长亭,几千程”,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泪水暗倾”,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主题深邃、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杜鹃:常用来象征离愁别绪。
- 冰蚕丝:象征着脆弱与失去。
- 湘妃竹:暗示悲伤与历史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鹃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离愁
- C. 友情
-
“愁随江水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无奈
答案:
- B. 离愁
- C.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基的《梅花引》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看到两者都表现了在夜晚对人生的思考,但刘基更侧重于离愁别绪,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饮酒作乐的洒脱。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第三卷
以上内容为对《梅花引》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与情感。